本篇文章2570字,读完约6分钟

5月3日,“大洋一号”返回青岛。

杨磊照片

4月24日,科研小组成员部署了“乾隆三号”。

新华社记者刘石平摄

5月3日,中国海洋科研功勋船“大洋一号”成功停靠在国家海洋局青岛市北海分局科研基地码头。到目前为止,中国海洋协会组织的“大洋一号”船2018年综合试航已经顺利完成。本次航行共45天,其中甲段23天,乙段19天。总航程6208海里,海上试验和调查成果丰硕。

“海龙”和“乾隆”系列潜水器是如何打造出惊艳的外观的?探险队成员做了什么努力?深海勘探设备将如何进一步发展?

“海龙”和“乾隆”系列潜水器完成了12次潜水

在2018年“大洋一号”的综合试航任务中,最耀眼的是“海龙”和“乾隆”潜水器的惊艳亮相。

一般来说,水下机器人可以分为三类:载人潜水器(hov)、遥控潜水器(rov)和自主潜水器(auv)。熟悉的“震龙”是载人潜水器,“海龙”是无人遥控潜水器。这两种潜水器都擅长局部作业和定点精细探测,而“乾隆”则擅长大规模精细探测。“三龙”系列潜水器优势互补,成为目前中国深海勘探装备的主力军。

据A区首席科学家褚凤友介绍,这次中国自主研发的“海龙”系列潜水器已完成8次潜水,其中“海龙三号”潜水器已潜水5次,完成4500米深的潜水试验。“海龙11000”潜水器三次下潜,完成了3000米潜水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

“与‘海龙二号’相比,‘海龙三号’是一种可操作的遥控水下机器人,具有更大的功率、更强的工作能力和更成熟的技术。”A组首席科学家助理董介绍说,导航控制、采样操作、水声通信等功能。在这次任务中进行了全面测试,潜水器运行状况良好,所有参数均达到设计标准。获得的相关试验数据和运行经验将极大地推动海龙系列潜水器的发展,为其最终的运行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提高我国深海科学研究的运行能力和效率。

“海龙”“潜龙”探秘归来

“乾隆三号”潜水器也表现良好。

据乾隆三号的总设计师刘健介绍,作为中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乾隆三号已经完成了四次潜水,成功率达100%,这在试航中尤为困难。其中,前两次潜水为海上试航,共完成50个评估项目。潜水器的速度耐力达到42小时48分钟,航程为156.82公里,创造了中国自主潜水器最远深海航程的记录。

乾隆三号的最后两次潜水是实验应用潜水。在南海北坡东沙西南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区、多金属结核试验矿区和参照区开展了大规模科学调查。近底调查时间为64小时,总航程超过200公里。获得了丰富的水体探测和近底磁数据以及大量高清海底照片,开创了自主潜水器和船载地质采样设备同时作业的新模式,探索了潜水器跨区域探测作业的可能性。

“海龙”“潜龙”探秘归来

“与‘乾隆二号’相比,‘乾隆三号’拥有国内较高的关键设备产出率,部分系统设备性能也有所提高,检测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其高效稳定的性能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深海调查能力和效率,并有望为中国深海资源勘探和科学研究贡献更多的原创成果。”乙区首席科学家蔡威说。

与此同时,科研团队抓住有利时机,先后完成了西太平洋“双交叉”区域的温盐深度计取水、浮游生物拖网、近底锚观测系统部署等调查工作,为进一步揭示该海域的温度、盐分、环流、深海生物多样性等水文特征提供了支持。

形成谱系设备以满足不同的深海勘探需求

深海是人类未来发展的蓝色空,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科研价值,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新领域。长期以来,发达国家控制和封锁了深海技术领域,国家间竞争激烈。

“这种‘海龙’和‘乾隆’深海设备的海上试验和成功应用,是中国科技人员依靠自主创新和综合开发的重大成果,表明中国有能力在设计和制造大型深海设备方面开发和制造产品。”中国海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波表示,随着国家海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深海技术和装备将进一步向深海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大数据化方向发展。通过开发“深龙”技术进行“深海和深海陆地”钻探,海底、水体、海面、台空、陆上“云龙”,

“海龙”“潜龙”探秘归来

据了解,“海龙三号”潜水器目前已经完成了海上试验,今后将结合航行任务进行试验应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据刘建介绍,“乾隆三号”已经同时完成了海上试验和试验应用,下次将根据深海探测任务和航行计划进行跟踪。

专家认为,深海勘探设备的发展方向是系列化和智能化。只有开发系列产品,形成谱系设备,才能满足深海勘探的不同需求。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深海探测设备将越来越智能化,各种设备协同作业的场景有望实现,这将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船龄超过30年的海洋科研功勋船将再次启航

“海龙”号和“乾隆”号的护航船是“大洋一号”,它是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功勋船,已有30多年的历史。“此次任务是该船在2017年大修改造后首次进行全面试航。全程航行6208海里,动力定位启动27次。船上设备全面测试,情报水平不断提高,侦查行动水平和能力大大提高。”大洋一号的船长徐维维说。

整个科研过程充满了挑战。据徐维维称,他们已经多次受到恶劣海况的影响,所有成员一直相互合作。“在每个主要设备下放之前,将根据当时的海况确定最佳作业方案,消除任何安全隐患,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徐维维说。

给刘健印象最深的是队员们的奉献精神。“有时,考虑到天气和操作窗口,我们不得不在清晨或深夜安排任务。像“乾隆三号”这样的三个动作的展开和恢复都是在半夜进行的,队员们经常昼夜不停地原地踏步。”董还记得,“海龙”队的实际上是直接在橡皮艇上睡着了,因为他已经连续工作了24个多小时,以确保海试的进度。

“海龙”“潜龙”探秘归来

长期生活在海上不可避免地会让人感到无聊和孤独,尤其是想念他们所爱的人。徐维维表示,经过大改造后,“大洋一号”不仅提高了动力、性能等硬指标,而且大大提高了保障能力,配备了更加便捷的海事卫星第五代卫星通信系统,方便成员通过微信与家人进行远程通信。此外,船上还将安排各种活动,如打球、唱歌和组织晚会,这将丰富运动员的业余时间,调整他们的情绪和状态。“晕船更常见。但是有句话说晕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害怕晕船。”刘健说,在海上工作时,要有适应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一切为了工作。

“海龙”“潜龙”探秘归来

船上的气氛温暖友好。据董回忆,A组有三名探险队员即将举行婚礼,有些队员在下船三天后就要举行婚礼。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为这三名队员拍摄了一段特别的祝福视频,并要求所有的探险队员为海上的新来者祝福。

《人民日报》(2018年5月4日,第12版)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海龙”“潜龙”探秘归来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47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