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6字,读完约1分钟
6月11日,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等单位建立的“eid”数字身份联合实验室在北京市密云区揭牌。未来,实验室将致力于数字身份领域“软件密码模块”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众所周知,“姓名+身份证号码”在中国上网20多年后被广泛用来代表公民的在线身份。虽然它起到了身份识别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对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很容易造成信息泄露,从而导致身份盗窃、账户盗窃和电信网络欺诈。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副所长刘晓静表示,该研究所构建的“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系统”能够有效防止用户身份信息被收集和窃取。Eid数字身份是通过密码算法为公民生成的数字标记,它以公民身份号码为根,不包含任何明确的个人身份信息,不能逆向演绎公民身份信息的原文,可以代替常用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在互联网上流通。在特定的流通场景中,用户在不同网站和应用中留下的数字身份标签互不相同。只有在“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系统”的背景下,才能对零散的eid数字身份进行盲目匹配,这种匹配只能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进行。(记者何勇)
《人民日报》(2018年6月13日,第11版)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数字身份联合实验室在京设立研究加强网上个人信息保护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48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