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8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建设“双一流”大学、推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并将人工智能纳入“培养国家重点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专项招生计划”的支持范围。对此,许多网民欢呼,“人工智能领域的春天已经来临”,“未来的考研将会有更多的专业选择”。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工智能将在未来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在COVID-19的肺炎疫情防控中,人们看到了越来越活跃的人工智能“身影”:深圳龙岗工业园区不仅使用无人机喷洒消毒药水,而且具有良好的防疫和杀灭效果。和降低劳动力成本;温州市人民医院引进智能配送机器人,有效降低了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双一流”大学相继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和研究所,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和高校人才培养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相关报道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超过500万。这主要体现在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跨学科创新平台的缺乏,基础理论和原始算法的突破性缺乏,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的薄弱。例如,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专业的不断普及,一些高校干脆将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等专业合并设立所谓的“人工智能”专业,这显然无助于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
为此,《意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复合培养”,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强调“精确耦合”,创建人工智能核心知识课程体系和应用模块课程;在评价机制上强调“组合创新”,推进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分类评价机制。这将为人工智能领域提供更多足够的人才支持。
在人工智能兴起之初,有一种声音认为“人工智能将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并呼吁限制人工智能的发展。在这方面,一些专家说,当汽车发明的时候,全世界都担心开马车的人会失业,但是现在还有谁会担心不能开马车呢?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加速社会转型和升级,并催生大量新的职业。这可以从中国最近宣布的16个新职业中看出,包括智能制造工程师、工业互联网工程师、虚拟现实工程师和人工智能培训师。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兴技术的应用和人们需求的提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必将不断涌现。只有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培养一大批勇于进入“无人区”的高层次人才,才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机遇。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打破AI人才培养瓶颈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5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