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2字,读完约2分钟
2017年,李彦宏在北京五环路上驾驶无人驾驶汽车接受调查,这成为公众舆论的热点。不到一年后,北京和上海相继出台管理措施,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出现了:当无人驾驶车辆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时,如何追究责任?如何定性商业过失犯罪,如智能医疗技术引发的医疗事故犯罪?当人工智能作品被怀疑侵犯他人版权时,艺术家如何捍卫自己的权利?新形势下,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深刻变化对立法和司法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工智能犯罪的责任认定应遵循技术中性原则。技术背后的责任主体仍然是人,使用或滥用技术从事非法和犯罪活动的行为者应该受到直接谴责。2017年,绍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破获了中国首例电信诈骗案。这起案件背后的黑色产业链涉及非法获取网站背景数据、使用“数据库碰撞”软件获取账户密码等。,相关犯罪嫌疑人已被法律制裁。可以看出,技术不能成为软件开发人员犯罪的保护伞。
与主观开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罪相比,不完善的人工智能技术导致的过失犯罪更加复杂。例如,将来自驾汽车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后,如果有损坏或伤害,应如何确定相关责任?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单勇表示:“相关行政法规已经对自动驾驶车辆的道路通行做出了规定,民法也应跟进相关问题。”在特定的人工智能技术获得相关的行政和民事法律法规的许可后,我们应当考虑智能机器的操作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以及是否需要刑法干预。”
人工智能可能被犯罪分子所利用,它也可以在预防犯罪、解决犯罪和判决中发挥作用。2017年7月,中国“国家双重”检察院启动了定罪量刑辅助制度。根据给定的信息,结合法律法规和以往案例,系统可以为法官提供量刑建议,有利于促进量刑规范化。此外,利用大数据筛查非法犯罪的高风险群体有助于预防犯罪。单勇认为:“在最近的两起滴滴乘客被杀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在p2p平台上借了很多高利贷,却无法偿还。这些群体具有高风险犯罪群体的特征。如果我们使用经济和金融大数据以及社会大数据来筛选司机以获得大数据,并将高风险群体排除在车手行业之外,我们就能更好地保护乘客安全。”此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制犯罪地图并公之于众,可以为人们的安全生活提供行动参考。
总之,人工智能不仅会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还会改变法律环境。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促进法制建设,同时将其置于法制的“紧箍”上,防止其胡作非为,是依法治国的新课题。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给人工智能戴上法制“紧箍”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52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