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4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哈尔滨3月23日电“太空的摇篮”是如何打造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新华社记者孙、、、严瑞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的博士生魏明川最近非常兴奋。他的学生团队独立开发的“Syringa-1”微纳卫星将进入空台,这是他们设计的第二颗微纳卫星。
为什么这些“偶像青年”经常梦见空?记者在接受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研究所采访时了解到,由于跨学科的设置、工程能力的培养和严格的日常管理制度,它已经成为中国航天人才的“摇篮”。
一群“高级”“追星族”
“当我进入本科时,一群伙伴和我一起参加了学校的无线电爱好者社区。2010年,我提出了制造小型卫星的想法。”团队总体设计和测量控制负责人魏明川表示。
2011年,时任荷兰访问学者的航天研究所教师王峰获悉,欧盟提出的QB50项目将采用50立方卫星的形式,并邀请世界各地的大学参与。他立即将这一消息发回给了航天学院院长曹喜滨,并提出成立一个学生团队参与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批准。
2012年,由学生参与设计、开发、调试和应用的国内首个微纳卫星团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式成立。学校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学生的研发,形成了“丁香一号”。
从小就开始探索的魏明川,依托大学卫星技术学院,聚集了航空空航天、科技、力学、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等8个学科的40多名学生,组成了一个“混合匹配的梦之队”。
在“丁香一号”的研发过程中,一个国内科研项目开始了。在学校的支持下,魏明川的团队于2014年3月正式提交了参与意向书,“叙利亚II号”卫星由此诞生,并于2015年9月成功升级至空。
产、教、研相结合,铺就“偶像之路”
记者发现,航天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坚持教学与实践:一是在学科设置上突出“大空间”理念,搭建跨学科平台;二是注重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学习、做、突破。
据航天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孟松河介绍,不仅有航空空航天科技、力学等一流学科,还有与航天密切相关的控制科学技术、光学工程等专业。
“我们的学科是一门对象学科,它在研究对象的过程中涉及到跨学科的研究,也就是培养学生发现工程中科学问题的能力。”例如,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赵阳老师说,在开发载人航天器动力学的过程中,学生们会直接被带进来一起做,所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起点很高。
此外,学院还注重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对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学校有一名导师,相关研究所也有一名导师。
“我经常有博士生借去参加项目研究;有些博士研究课题与国家项目相同,毕业也可以直接去部委或研究所。”孟松河表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去公司后可以直接开始工作。
“严格规范”培养更多“粉丝”
在采访中,记者觉得魏明川非常成熟,对生活和学习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计划。他认为从事科学研究使他比同龄人更加谨慎,大学的严格制度和航天精神的传承使他一点也不敢放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将严格的科研作风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其中,班主任制度、学科建设组总支制度、过程淘汰机制、三级心理辅导机制等制度是航天学院的重要抓手。
自2012年起,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立了“过程淘汰机制”,累计超过20学分的学生必须退学。“刚进大学时,我放松自己,没有注意淘汰机制。我没想到会辍学。”目前就读于辽宁省一所大学二年级的小李说,这次经历为他敲响了警钟。虽然他已经辍学,但他仍然视自己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由于严谨科学的教育体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了厚厚的“花名册”。仅在“十二五”期间,就有2000多名毕业生被输送到中国航天领域。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航天摇篮”是怎样炼成的?——哈工大“实战型”人才培养记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58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