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8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杭州5月22日电:服务国家大需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驱动的浙江大学答卷
新华社记者朱涵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在浙江大学,一批教师和学生以“大工程”为基础,服务于国家的重要需求,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
厚土开“科研之花”
十多年前,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杨德仁教授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在硅晶体中掺杂锗原子来改善材料的性能。
硅是产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是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电子工业的水平。当时,这项研究与流行的观点相反,所以非常孤独。杨德仁并不急于回答问题,埋头于基础研究,慢慢开始。
由于他的职业“含金量”,国内外许多上市公司都向杨德仁发出了邀请,但他一一拒绝了。
杨德仁的想法很简单,他希望他的研究能够部分解决国家的重要需求。现在,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应用。他领导的浙江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硅材料研究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硅材料研究组之一。
这种服务国家需要、坐在“冷板凳”上的精神孕育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中国第一条大型飞机数字化装配生产线实现了对接装配和制孔自动化,盾构关键系统技术突破垄断实现了国产化,煤炭分类利用和生物质能高效清洁利用技术改变了中国能源利用的旧面貌...
从“实验室”到“实践领域”
“量子点是目前最好的发光材料。假设自然界有100种颜色,目前的液晶显示屏只能显示50种,而量子点显示器已经能够显示80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浙江大学化学教授彭笑刚指着实验室量子点电视上显示的一幅玫瑰图说,仅这张图上就出现了近20种不同深浅和饱和度的红色。
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开展得益于浙江大学在校企之间搭建研发平台的努力。彭笑刚是世界上纳米材料领域的顶尖专家,也是量子点关键制备技术的发明者。2009年回到中国加入浙江大学后不久,他创办了纳晶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中国唯一具有量子点材料工业生产能力的企业。
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为成果转化搭建了舞台。围绕成果转化和创新企业孵化,浙江大学建立了国家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产业技术研究所等一批转移转化机构。
“转型研究所一直在跟踪我们的项目研发,帮助引进新一轮投资,并将优惠政策与地方政府联系起来。此后,生产和研究真正进入了良性循环。”浙江大学化学教授范洁向记者展示了一袋沸石制成的止血纱布。这种纱布可以在大量失血后3分钟内止血,有望在院前急救和军事活动中广泛使用。
大量科技创新正在加速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2016年,浙江大学获得1730项授权发明专利,完成220项科技成果转化,获得知识产权1亿多元。浙江大学工业技术改造研究所副所长张炬说。
创新和创业融入人才培养
“用高速流动的空气体而不是水来洗手。”浙江大学的七名青年学生经过一年的不断努力,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变成了现实,并在第二届“全球重大挑战峰会”学生日竞赛中获得金牌。
据了解,“空空气洗手装置”已经申请了四项专利,并正在逐步走向商业化。在这个年轻的团队中,有6名本科生。
“科学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和创业是基于成果储备。浙江大学积极倡导创新、创新、创业,在校内校外创建了“四创融合”的maker 空工作室和创业实验室,以促进跨学科教育,调动创新资源。”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胡旭阳表示,基于高层次创新的高层次创业是创新和创业教育的成功。
浙江大学不仅将创新与创业教育融入本科教育,还开设了创新与创业强化课程,开设了技术与创新管理两个学科的博士课程,并邀请投资者担任创业导师。同时,大力引进“千人计划”、国内外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各类高端人才孵化企业。如今,浙江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创新和创业的重要力量。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6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