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1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福州6月17日电:“华龙”照耀世界——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正在崛起

新华社记者黄鹏飞

在东海,福清核电厂5号机组,世界上第一个示范项目,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引起全球关注。

自两年多前开工建设以来,这个代表中国制造业先进水平的单元已经如期完成了几个节点项目,华龙一号将走向世界。

电源插座

伴随着汽笛声,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调度,重达340吨的钢穹顶准确地落在了45米高的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的顶部。

2017年5月25日,华龙一号世界首个示范工程顺利完成穹顶吊装。该项目节点的完成标志着该项目已经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比一级计划节点的进度提前了14天。

副总经理于表示,作为第一个示范工程,华龙一号机组在建的所有关键工程节点均如期或提前实现。

177组燃料组件核心、“主动+被动”安全系统设计、模块化钢衬施工应用、“互联网+异地”集成协同设计平台...在建的华龙一号在核电领域集中了一批技术创新,设备国产化率可达85%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国的产业实力。

据统计,“华龙一号”机组有6万多台,生产、设备和装配涉及国内5300多家企业,近20万人参加了该项目的研究和建设。

“如果我们考虑核燃料运行、维护和退役等整个产业链的贡献,单个核电机组的整个寿命可以在60年内直接带动1000多亿元的产值。”余对说道。

目前,中国自主核电技术正在加速实现模型谱,为不同国家的核电建设需求提供支持。于介绍说,仅出口的海外核电机组就增加到8台,并与阿根廷、英国、埃及、巴西等近20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

CNNC董事长王寿君表示,“华龙一号”工程不仅直接推动了中国独立的三代核电标准体系建设,也增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龙一号”的信心,加快了沿线国家和企业与中国在技术和能力上的合作。

在快和慢之间

“慢就是快。”——核电工作者认为,无论工期有多紧,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

在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项目控制部部长肖波的办公室里,一米多长的项目进度已经摆在桌面上,十几条项目路线和数百个进度节点标示着每个关键项目的进度。

“一方面,我们必须努力按时完成,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容忍任何错误。”工程穹顶的吊装提前完成,让这位工作了近20年的“核电老手”高兴了一阵,但62个月的紧张工期让他不敢放松。

“困难在于没有足够的参考经验。许多新设备首次得到应用。每个系统都需要反复调试和确认,以免出现小偏差。”肖波说,福清只有两台“华龙一号”机组需要安装数万台大大小小的设备。"如果大脑中没有清晰的图表,这项工作就根本无法完成。"

工程安全非常重要,每个工序都需要反复检查。项目的细节很复杂,每个团队都需要严格按照流程运作。

公司工程部部长杨明表示,为了打造华龙一号工程的第一桩,项目业主和各工程单位建立了严格的联席会议制度,将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按优先顺序排列为“十大”,最重要的项目由集团总经理直接协调处理。

“一种水泥的试验和测试过程持续9个月。土木工程项目每年可能会面临几个月的台风和高温挑战。”杨明说:“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强大的技术团队,就不会有‘华龙一号’如期完工。”

英雄情怀

“核电厂的建设期一般需要6至8年。一位20多岁的工程师毕业了,而能参与他生活的核电项目屈指可数。”中国核电工程总公司福清核电项目部副总经理、建设部经理赵表示,参与世界首个核电项目的建设,自主研发中国三代核电技术,是核电人一生的经历。

他介绍说,福清“华龙一号”工程的设备安装已经全面启动,每天有5000多名工程师在现场工作。

“华龙团队的成员是从各个项目中挑选出来的。每个人都是技术骨干。每个人都很生气,都想赢得这个‘高地’。”负责安装工程的工程师倪国成说。

“我记得去年中英签署了‘华龙一号’合作协议。家里人看到电视上的新闻,马上打电话告诉我。”来自陕西Xi的工程师严旭(音译)非常高兴,因为连他的母亲都知道她在做“重要的工作”。

“许多核电爱好者一年到头都在离家,为工程事业做出了非凡的努力。”赵说:“人们了解核电是因为‘华龙一号’,因为核电更注重国家的科技建设。此时,我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红色层,绿色层,费璇结弧形布天空,华龙早期成长;十年后,风是风,雨是雨,海是光,只有心是一样的。”去年冬末,赵在项目现场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华龙”闪耀世界——中国自主研发三代核电技术在崛起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63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