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22字,读完约36分钟
新媒体时代,所有人都可以拿到一个麦克风,开一个公号就可以评头论足天下事,因为此出现了太多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下产生的过度评论。在“咪蒙信息学”被奉为“信息成功学”的葵花宝典、唯“10万+”是图的时代,“健全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守卫自己的三观,更要用自己的作品去守卫这个社会的三观。尊重逻辑,守卫三观,与流量保持距离,老老实实地写评论,保持事实、知识和思想的诚实,去明确事实,明确逻辑关系和数字关系或文化价值的内在结构,让“略显笨拙和踌躇”的思维、思想在热点的空气中深呼吸,在大众停止思考的地方多思考半小时。
做一个知识上诚实的评论教员
文/曹 林
真是对不起,怪我懒,这本书早就该修订了。评论写作的理论框架和妙招范式虽然是稳定的,但时事是快餐,热点是速朽的,第一版书中的很多范例都过时了。作为一门有着很强实操性,必需依附时事范例的课程,一本冠以“时评”之名的讲义,必需跟上时代、时事、时间的节奏,把时事基因融入评论写作的做法论中。
米尔斯在《社会学想象力》中的一段话常被社会学家引用:不断联系个体关怀与公共议题,而且任何重大问题都必然放在历史(时间)的视野和全球(空间)的架构中考察。——其实,不仅社会学研究需要这种“想象力”,时评写作更加要这种勾连个体关怀和公共议题的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需要时事的激荡和活络。“时事”不仅是评论写作的一个“由头”,因时而论,因势而新,时评写作是一种离不开“热点”的文体,它让“略显笨拙和踌躇”的思维、思想在热点的空气中深呼吸,在大众停止思考的地方多思考半小时,然后写上1500字。
我在北大讲授信息评论课程已有8年,并且在人大开设评论课也进入第二年。春季在北大,秋季在人大,与中国最优秀的一群年轻人为伍,影响他们的并且,也被他们所感染,每周两小时的课程是我各个星期最乐趣的时光。讲了8年,理论框架已经很成熟,但每次课程的课件我都会重做,必需把新近一周发生的时事融入课件之中,以最新热点为范例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几年前发生的事作为范例,学生是无感的,新近发生的事,他们身在热点的舆论场中,了解热点的基本面和“讨论点”,但自己又没有深入地想过。这种带着时事温度的范例是活络学生思想最好的话题,在课堂上形成了一个有感染力的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
在回答“为什么每代人都要重写历史”这个话题时,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我们每一代人都需要重写历史,因为各个时代都会产生新问题,探求新答案。另一位史学家希尔说:每一代人都要重写历史,因为过去发生的事情本身没有改变,但是现在改变了,每一代人都会提出关于过去的新的问题。评论写作的做法论没有变,但时事变了,必需基于新问题、新范例而进入评论写作的框架中。此次修订首要是加入了一点最新的范例,与时俱进,保持范例的新鲜度。
另外修订的部分文案是增加了北大课堂的一点讨论实录,思想的火花很多时候是在讨论中迸发的,评论写作需要保持这种思想的活性。理论一总结出来,可能就成了教条,但愿课堂讨论能让梳理出来的理论保持那种能让人“举一反三”的活性。其中我还加进了一点与学生的通信,首要文案是帮学生撰改评论,以及为什么这么改,为什么有些文案必需“舍得放弃”,怎么找到评论的抓手,标题怎么让人眼前一亮等,来来回回的邮件我都留存下来了,这也是带着“课堂活性”的范例。
《时评书十讲》第一版
还有,此次修订删掉了原先批判以前传下来信息评论教育的文案,这部分也是原来少华老师在第一版序言中觉得不太妥当的文案。确实,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越发理解了少华老师说的“一本书打不垮现有的评论教学体系,只会帮助它吸收更有生命力的东西”。那时候年少轻狂,觉得自己的想法很牛,前辈的思想都落后了,现在看来,真的太肤浅了。前段时间看希尔斯的《论以前传下来》,我更加意识到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我们也都终将成为自己曾经鄙视的以前传下来,我们都活在以前传下来的掌心中。
我想起那个有意思的段子,描述的是学者写论文的过程:初定下选题的时候,有一种改写整个学术史的幻觉和冲动;开始写的时候,有一种困难重重、在所不惜的坚韧;写到一半的时候,有一种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痛苦;写完了之后,终于明白自己就是一个学渣。——说真的,我当年写《时评写作十讲》的时候,真有那种“改写整个评论学术史的幻觉和冲动”,但教了近十年书,读了一点文献后,才知道自己的无知。越读书,越深入这个专业的知识殿堂,越看到自己的知识欠缺。
修订有变,当然,越来越多的是不变,《时评写作十讲》的基本框架没有变,毕竟,不论时事和时代怎么变,评论写作基本的做法论不会有太多变化。这几年正是自媒体冲击以前传下来媒体和以前传下来文体的狂飙突进的几年,脸上写满“10万+”欲望的自媒体文风,似乎要改写全部以前传下来信息写作、评论写作、特稿写作的做法论。结构似乎越来越不重要,“一句一段”割裂了以前传下来评论的完善,逻辑被煽情、修辞、带节奏所碾压,标题变得越来越“妖艳”和“狰狞”,立场成为“为流量而流量”的婢女。自媒体上哪些“10万+”爆款评论有个共同的特征:情绪化、反逻辑、碎片化、三观不正。文案越写越长,堆砌金句,却经不起推敲,缺乏真正的思想含量。
这时候,评论写作更加要保持不变的能力,尊重逻辑,守卫三观,与流量保持距离,老老实实地写评论,别把网民当“韭菜”,保持事实、知识和思想的诚实。想起韦伯在《以学术为业》中那段充满思想感染力的演讲:一个教师所应当做的,不是去充当学生的精神领袖,不是角度鲜明的信仰灌输,而是尽力做到“知识上的诚实”,去明确事实,明确逻辑关系和数字关系或文化价值的内在结构,因为没有对手和不允许辩论的讲台,不是先知和煽动家应待的地方。
《时评书十说》第二版
讲台如此,笔政也是如此,鼓吹、煽动和带节奏是在封闭网民和学生的心灵,让人变得愚蠢,让人“韭菜化”。评论应该是一种让人变得开放和聪明的文体,不是灌输网民以教条和结论,而是向网民提供让他们作出明智评估的事实、立场和思维做法。
年6月于北京未名湖畔
本文节选自曹林老师给《时评写作十讲(第二版)》写的后记,此书第一版出版后赢得网民厚爱,被不少信息院校当成评论教材,销量超过10万册,这是第一次修订,已于年7月出版,京东、当当、微店、天猫等网店都已上架销售。
作者简介
曹 林,江苏扬州人,《中国青年报》编委、高级,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新闻传递学院兼职教授。7次获中国信息奖,第五届范敬宜信息教育奖得主,著有《时评写作十讲》《时评中国》《不与流行为伍》《快时代慢思考》,是多个报纸和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并且在北京大学信息学院讲授信息评论课程,在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数十所大学做过演讲,给多家单位做过媒介素养和信息发言培训,课程很受学员欢迎。
文案摘选
自媒体时代时事评论的八大弊病
文/曹 林
当下的媒体生态中,可能没有哪一家媒体不重视评论,没有谁会轻视评论对一家媒体的重要——过去常说“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强调的首要是评论的政治性和引诱性,而今天很多媒体重视评论则越来越多出于务实追求:其一,自媒体冲击下,媒体以前传下来的信息生产模式受到威胁,不太容易与以秒计算的自媒体比快,重大事情发生后,信息会在1秒内在整个网络刷屏,抓独家信息的价钱越来越高、收益越来越低,而评论这种文体却可以不使这种冲击——信息事实只有一个,却有很多可以评论的立场,所以很多时候媒体对信息的竞争成了观点的比拼。其二,评论生产的价钱远远低于一条信息,从出差到采访,记者采写一则报道需要耗费很大价钱,而评论的价钱首要是评论员的脑子。其三,全媒体时代,信息新闻对于网民是过剩的,社会交往平台上的评论也多是浅薄的、碎片化的口水,这时更凸显出深度评论的重要性,很多网民看报纸时都首先翻第二版的评论看——信息新闻早在网上和手机上就看到了,看评论就是看它是如何拆析同一事情的。人们往往也通过评论的风格来评估一家媒体的气质和风格,比如评论之于中青报,评论之于《环球时报》,评论之于《新京报》。
自媒体冲击下,评论受到重视,评论员受到重用,评论人才的诉求不断增长,评论版不断增加和前移,评论稿费不断提高,很多媒体都在重金打造评论企业品牌和评论员企业品牌——为评论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气氛。然而由于很多条件的约束,评论整体水平的提升与舆论对评论的重视程度并不匹配,存在很多问题。本节文案意在拆析当下时事评论的几大弊病:
1. 新媒体太多、记者太少、事实不够用
人们习性称赞评论写得快的人倚马可待,信息出来后,评论能立刻成文。评论员私下曾有过速度的比拼,据说有评论员最快10分钟便能敲出一篇千字评论。很多都市报的社论都熟悉地掌握了作者的写作速度,遇到急事,或者“午夜凶铃”深夜毙稿,知道约谁能在半小时内拿出一篇像样的评论填版面。某家每天有数个评论版的媒体特别强调评论的时效,宣称只评当日事,除了系列评论,绝不评隔天的信息。评论写得再好,评的是隔夜信息,也不会用。
这种对信息和时效的过度追逐,破坏了评论生产的规律,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一,评论很肤浅,追求第一时间的快而放弃了深刻,思考是需要时间的,第一时间产出的很多快评只剩下肤浅层次的站队和为评而评的仓促评估,缺乏知识和思想含量,很容易沦为没有营养的快餐和垃圾新闻;其二,评论的仓促评估常被反转信息“打脸”,事实浮出水面是需要时间的,冷静注意和理性评估也是需要时间的,追时效的评估则不顾这些,常常跑在真相的前面而“迫切归因”,误导公众——评论不断被反转信息“打脸”,或者评论不存在的事实,对评论的公共信服力是很大的伤害;其三,第一时间的评估往往是情绪化的,充满情绪的评论往舆论场中输入的不是静力量,而是加剧社会戾气的情绪泡沫。
比如,复旦学生投毒案刚发生,投案动机还不清楚,案件还在调查中,第二天就有很多评论迫切归因,反思大学教育的人格缺失、独生子女带来的问题、大学人际关系冷漠等问题,跑在警方调查和信息报道之前仓促评论。还有漳州px项目发生爆炸后,立刻有人说“这说明了px不安全”,或说“当初厦门抵制对了”,或说“海外安全国内不一定安全”。这些评估都很仓促,不妨先等等事故原因的调查报告,看看到底是偶发因素下的人祸导致,还是px本身的不安全性导致。过度追求时效滋生了“迫切归因”的思维强迫症,事故一发生,即使新闻很少,媒体也会立刻归因归咎。从成都女司机被打到“女大学生自称扶老人反遭讹诈”的一系列反转信息中,一点评论也都在追逐时效中成为笑话。
我总有一种感觉,很多事情发生后,急于评论的新媒体太多,而调查记者太少,舆论场里充斥着想通过评论表态的人,可因为做调查的记者太少,或者调查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事情发酵的速度和新媒体评论的速度,导致事实不够用,出现了太多事实不清的情况下产生的过度评论。
新媒体带来的一个福利是,所有人都拥有了一个麦克风,评论变成一个门槛越来越低的从业——开一个公号就可以对天下大事评头论足。这种新媒体格局带来的一些变化就是,导致了公共事情发生后的声音爆炸。一旦某个事情触动了公众痛点形成热点,新媒体立刻闻风而动,各种声音制造的话题助推热点变成沸点。微信传递的一个规律是,热点事情的评论要想吸引粉丝关注,第一要“快”,第二要“不同”——目光的竞逐下,千万个活跃的新媒体拼快、拼不同,急于在第一时间抢第一落点,并标新立异,追求与其它的不同,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竞争公众观察力的“观点市场”。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只是形成了扩音器效果,扩展了言论的空间,却没有给信息生产带来进步。——生产信息的还是极少数人,可依靠信息进行评论的人却增加了无数倍。新媒体评论的门槛太低了,张口就来,但在一线做调查的记者不能这样。所有人都是新媒体,可相比之下,记者太少了。事实远远不够用,然而新媒体的评论冲动却无比亢奋,这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新媒体评论把事实远远地抛在后面。
还有一个原因是事实的调查进程远远跟不上情绪发酵的速度。比如和颐酒店女生被打事情,一晚上就能迅速进入“十亿关注”的舆情量级,人们的情绪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一个顶峰——新媒体深谙此道,自然是要追逐这种舆情峰尖的。可事情的调查迅速却远远比不上发酵的速度,不论是警方的调查,还是酒店自身的调查,抑或是记者的调查,都需要一定时间。可通常新媒体评论的亢奋期,往往都发生在“事情刚发生后、关联部门尚在调查”的这段事实真空期。
规律就是如此,越是事实不清楚的时候,新媒体评论越活跃、越亢奋,形成声音的喧哗,几天后真相查明,水落石出,反而没有评论了。——因为已经过了热点,新媒体没有了评论的兴奋。这个规律在和颐酒店事情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警方公布调查结果后,新媒体对此已经没有了关注有趣,关注点早转移到其他热点上了。
令人欣慰的是,迷恋时效和快评的阶段已经过了,人们开始厌倦那种仓促评估的快评,评论界开始反思过度追求时效带来的问题,而开始追求“慢评论”。比如有一家媒体的评论频道就高稿费求慢评论,这家媒体在征稿中称:这些年我们看够了反转剧,媒体对时间长短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家都很急,生怕落后一秒,大众的观察力就飘向别处。可是总有一点事,要站远一些才看得清楚;总有一点问题,在尘嚣过后应该有个答案;也总有一点注意和见解,值得等待。这一次,我们将推出一个新栏目:慢评论。各个月,《大家》将发布1—2篇5000字以上的长文,给出一字二元的稿酬。不追时效,但求洞见;万元起步,值得拥有。我们不接受没有事实和数据的臆测、诉诸情绪的呐喊、不加论证的三观。我们期待的是——写作门槛高而阅览门槛低的专家意见;翔实可信、一目了然的数据帝;让人心服口服的话题终结者。
其实,评论的特点就在于“慢”,时事评论要与网帖、胡同串子拉开距离,必需让敲字的速度慢下来,花时间思考,等待真相慢慢浮现。
2. 口水评论泛滥,缺乏论政的大关怀大评论
有一段时间,对比舆论在一点重要议题上的缺席,媒体人石扉客很不满地评论称:云南导游和成都女司机这类群众斗群众的鸡毛蒜皮热火朝天,聂树斌案和庆安枪击案这类重大公共事情毫不意外地边缘化。上游信息琐碎化,下游公共讨论无聊化,和谐社会就是这么炼成的吧?
这段批评是对比信息的,其实评论也是如此,很多评论的选题都集中于一点有冲突点的社会信息、有争议的某个专家言论、有吐槽点的互联网热帖,或者讨论一点有意思却无意义的伪问题,缺乏对与公众好处密切关联的大问题和大事情的关注,缺乏“这个社会那些问题最值得去关注”的问题意识,缺乏“用评论推动社会进步”的大关怀,当然也没有“用评论改变点儿什么”的评论人使命感。评论员眼中只有稿费和“写什么和如何写才能让评论更能发表”。
年有一次我曾赞扬西安的《华商报》已经成为时事评论的一个“高地”,那段时间,从他们的版面选题上能看到他们的大关怀,比如某天版面上的几篇评论:评论了朱令案、京温商场案和计划生育问题——没有伪问题,没有八卦话题,没有鸡毛蒜皮,都是真正应该在乎、应该追问、事关公共好处的大问题。
有一家媒体曾公开谈论过自身评论版的定位,那种关怀和追求很令人尊敬:目前我们的时评是基于这样一个理念而设置生长的——中国与中国人正处在百余年未绝的历史大转型努力之中。这种大转型自晚清开埠而始,基本的命题便是要成为一个现代国家与现代民族;其间的种种努力,所要解答的不过是国家独立的民族主义需求、经济快速发展的民生主义需求与政治文明的民主主义需求,纵观这些命题便不难发现,时下的中国正处在这一历史大转型的最后关键阶段,身处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无可不使地要成为这一历史的推动者,也无可逃遁地要成为这一历史的被触动者。因为此,在这个转型中,这个国家的方向、所获得的进展、所遭遇的困顿、所影响的命运,是我们评论所要紧密关注、积极表达的话题。
纵观当下媒体的评论版,缺乏对比这种大问题的大评论,尤其缺少真正有分量的政论,在重大改革和时政议题上缺乏评论的声音(提起重大改革问题上缺乏评论的声音,作者们常常将问题归咎于言论空间,其实还是有表达空间的,可是很多评论员已经形成严重的自我设限——干嘛去冒险呢,还是评评无关痛痒的社会热点最安全)。多聚焦一点无关痛痒、不断变换的社会热点,今天是成都女司机被打,明天是云南黑导游,后天是天价月饼,评论版上多是这种琐碎的“事评”,没有恒定的问题关注,回避谈论政治议题和所谓的“敏感话题”。澎湃信息向来以“思想和观点”的最大平台著称,可某明星办奢华婚礼时,这个平台刊登了这样一篇文案,题为“关于明星大婚,有多少你不知道的事?”——文案图片文字并茂,涉及明星买的蛋、钻戒,发的红包,请的嘉宾等怎么怎么,文案极为物质享乐和拜金。
有时也有所谓的“政论”,不过多是我批评过的故弄玄虚的“信号体评论”:神秘兮兮、故作高深,以智囊或高参的口吻煞有介事地拆析各种“释放信号”,故意误导别人以为他们“上面有人”,仿佛昨晚作为座上贵宾刚从中南海行走回来,好像掌握了什么“内幕消息”,动辄拆析“信号”。这种信号体多数是键盘上过度阐释和解读的产物,骗子骗粉用的,我称这种文案为“中南海梦游”。
3. 鸡汤评论的伪情怀见证逻辑和思想的贫血
口水评论泛滥成灾之外,另一种让人厌烦的评论叫鸡汤评论,用一点貌似温暖和正能量,实际却树立在虚假论据和反逻辑基础上的鸡汤道理去说教,用空洞的抒情和肉麻的煽情掩饰逻辑和思想的贫血。
这种鸡汤评论多集中在灾难或事故之后,它不是追问灾难所暴露的问题,而是用“煲鸡汤”的方法,不顾公众情感地去歌颂大爱,用力过猛地去挖掘所谓的“闪光点”,或者用诗通常的语言在社论中去美化灾难的剪影。这种鸡汤评论已经越来越招公众厌恶,一开口就是舆论嘘声一片。灾难中的大爱并非就不可以赞美,也并非就没有闪光点,但一味回避问题而将灾难诗意化的腔调,像“感谢你无数次游过那片悲伤的水域”“如果那239个生命终结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法属海岛上,也不失为最后的安慰”之类的抒情火力,常常把鸡汤给煲糊了,弄得让人反胃。
面对这些逼人感动、给人递纸巾的鸡汤评论,网友的话很有道理:请递给我真相,而不是一个纸巾。
“鸡汤道理”的一大优势就是,看起来很正能量,很符合人的某一种诉求,却经不起推敲。伪情怀文的优势也是如此,评论中堆砌各种不明来源、听起来似乎挺有道理的名人名言,却省略了论证,回避了现实,从而营造了幻觉。鸡汤有害,喝多有害,评论员应该做一个勇于打翻鸡汤的人,而不能迎合人的思维惰性去生产和兜售鸡汤。
“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如果是石头,到哪里都不会发光的”,“倘若今天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因为明天生活还会继续欺骗你”。互联网曾经刮起一阵“反心灵鸡汤”的恶搞旋风。时事评论在针砭时弊中引领公众直面现实,直面失败、缺陷、局限和残酷,用思想和逻辑去启蒙,而不是一个活在鸡汤营造的温暖自欺中。
4. 跟风评论成信息附庸,缺乏议题设置能力
时事评论的一大功能是设置议题,通过挖掘细微的社会变化和潜在的问题,提起议题,引发舆论的讨论。比如我曾写过的评论“天津,一座没有信息的城市”和“学信息的第一份从业最好别去自媒体”,都曾经引起广泛的讨论。石扉客先生提到的“信息学界没有在媒体和记者遇到权力压力的关键时刻给予声援,而把越来越多精力集中在对媒体报道操作层面的挑剔上”,也引领了学界和业界的一场大讨论,并不在于他讲的多么正确,而在于他提起了一个能激起同行讨论的议题。
那种通篇都是“正确废话”的评论是不能设置议题的。道理都被你讲了,而且讲得面面俱到,你绝对正确且永远正确,还有什么讨论的余地呢?
那种跟着信息走的“跟风评论”也缺乏议题设置的能力。时事评论八股化的一个标志,就是形式的八股化,好像时评就必需得引用一个信息由头,然后依附这个由头评论几句才叫评论。这种八股腔调看多了就非常令人厌烦了,为什么评论非要引用信息由头呢?为什么评论就不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去给出拆析呢?
过去评论员的从业被理解为给信息“配评论”,这种配角的定位使评论缺乏独立设置议题的能力。其实时事评论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可以不依附信息而存在的文体,评论不仅应该从已有的信息报道中挖掘评论资源,更应该从信息报道之外的社会问题中挖掘资源。跟着信息报道的话,议题已经被报道设置好了。信息报道之外还有广阔的问题资源,评论员眼睛看到的事、亲身经历的事、信息背后的现象,正常中的反常、反常中的正常,挖掘的社会的微妙变化,长时间关注某个行业所累积的问题意识,热点之外的冰点,等等,都应该成为思考的对象。
一点评论写手似乎离开了信息由头就不会写评论了,依靠信息作出评估,不能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被信息牵着鼻子走,做信息的跟屁虫,议题设置能力自然就弱化了。不能设置议题,评论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降低了,网民看了信息就不再想看评论了。
5. 暴力评论降低说服力,舆论场缺乏理性辩论
看时事评论的历史时,常被历史上哪些对推动变革和进步起到很大作用的思想争鸣和交锋所触动,评论家在报章上对比一个问题你来我往,表达不同观点。这种观点交锋和思想讨论不仅活跃了舆论气氛,促进了思想交流,更促进了社会共识的形成——毕竟,有争鸣才有共鸣。理性的观点讨论不仅不会撕裂社会,反而会在各抒己见中向公众呈现不同观点,在观点竞争中提升社会的认识层次。比如当年媒体上的问题与主义、科学与民主之争。
可放眼当下的舆论场,虽然媒体网站更多,自媒体、新媒体也提供了充分的表达渠道,但舆论场上很少能看到过去那种围绕某个话题的理性辩论,而多是斯文扫尽、乌烟瘴气、传递负能量、拉大对立的各种口水战。
在以前传下来媒体上多是各说各话,保持着“不批评其他媒体观点”的默契——记得有一次,我撰文批评某媒体的评论观点,那家报纸的总编非常不满,在微博上批评我“违反了媒体间不相互攻击”的以前传下来,抱怨说“相煎何太急”。媒体上有时也有一点观点讨论,但多是不痛不痒的伪争论,同一版面为了体现平衡,刊登一篇立场不同的评论,算不上争鸣。即使有观点交锋,一两个回合就停止了,有的是领导觉得浪费版面,有的则是缺乏辩论风度而走向人身攻击,死气沉沉。媒体怕惹事,缺乏争鸣气氛;怕多事,缺乏设置议题的能力;作者没有讨论的雅量和耐心。整体的辩论能力在退化,没有形成“用观点说服对方”的辩论规则和习性。
微博上的辩论倒是时时都在发生,但140字的短交流之中,不太容易形成理性的交流,最终也都沦为互贴标签的掐架,你骂我汉奸,我骂你愤青。甚至有一点评论员被碎片化的表达养成了惰性,也沉浸于这种无聊的微博口水战,宁愿陷入喋喋不休的骂战,也不愿把观点写成长文案进行文人式辩论。微信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这种情况,而是加剧了角度和观点的封闭,人们各自退回到自己的微信圈中抱团取暖,在有着相同角度和观点的圈内、群内强化固有的偏见,由于缺乏理性的交流,很容易走向偏执和极端。
缺乏辩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暴力评论的干扰,以真理自居,根本不讲理,粗暴地挥舞着政治和道德大棒,动不动就将不同观点上纲上线,动不动就将反对的声音污名为“抹黑”或者“反动”。评论中没有论据,没有逻辑,没有耐心的说理,只有盛气凌人的口号和让人生厌的各种帽子。当这种不讲理的暴力评论盛行的时候,交流就不存在了,讨论和辩论的热情都被压制和窒息了。
6. 同质评论味同嚼蜡,让人缺乏阅览有趣
国庆黄金周后曝出一系列很有冲击力的信息照片:“青海湖景区面临垃圾污染 蓝天白云下垃圾成堆”——蓝天白云下,清澈的湖边成堆的垃圾非常刺眼。每年的黄金周后都会有这种信息,每次这种信息都会激发一波对国人文明素养的反思与批判,以致人们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势,一看到垃圾就条件反射般地批判国人文明素养。
其实,这种现象有很多可以拆析和追问的立场,比如:第一,批评游人缺文明乱扔垃圾;第二,景点缺管理,光顾收门票不顾清垃圾;第三,破窗效应,一些点垃圾不被清理时,后面的人会受到含蓄都去扔垃圾,不能只谴责游客,好文明需好管理的引诱;第四,青海湖门票钱都去哪了?我想,从后面几个立场去追问和拆析,会比单纯地批判文明素养要深刻得多,更触及深层次的问题——当然,追问景点门票的去向和垃圾管理问题,可能也能让问题得到处理。毕竟,垃圾管理可以追到具体的责任人,使具体责任人在舆论压力下去处理垃圾围湖问题,而抽象地批判无数个匿名的“游客”,空谈“文明素质”,没有什么人会感受到道德压力,各个人都会扮成从不扔垃圾的高尚的人,对着想象中的乱扔垃圾者吐口水。文明素养之所以成为一个老大难的话题,跟这种空洞的批判反思而缺乏有对比性的具体拷问有很大关系。
放眼媒体上的评论,基本上都是这种缺乏深入思考、缺乏从不同立场提出独到思考的同质评论——发生一件事后,各大新闻媒体投稿邮箱中收到的稿件,90%以上的同题来稿的立场是同质的,这种同质化的评论从标题上就能看到全部观点,看第一句话就知道后面如何说,让网民觉得缺乏营养和附加值,读不到让人眼前一亮、有所收获的东西。
评论之所以同质化,有很多原因:其一,评论者缺乏知识的更新和思想的提升,写着写着把自己写空了,视野狭窄知识有限,无法指望一个认知浅薄的人提出什么独到看法;其二,评论者的思维惰性,一看到某个话题就想到某个立场,然后立刻动笔追赶时效,而没有耐心尝试从其他立场去多思考几分钟;其三,只阅读新闻标题就作评估,而不去仔细看新闻和其他关联报道,自然只能作出和标题一样肤浅和表象的评估,而无法深入信息细节和问题。
7. 八股评论倒人胃口,文体缺乏革新活力
看到一篇评论的题目:“完整法制环境是治愈人际冷漠的“秘诀”——我调侃说:呵呵,完整法制环境是治愈中国任何社会问题的秘诀,可以将“人际冷漠”替换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不是吗?这拆析用在任何问题上都说得通,这种正确而无用的废话,说了可能等于没说。
这种标题和话语腔调就是让很多网民诟病的时评八股腔。时评家叶匡政曾撰文《时评已经成为一种脑残文体》,矛头指向这种八股腔,这篇引起评论业界讨论的文案称:这类时评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味如嚼蜡,不仅语言枯燥,观点亦是人云亦云,只不过张嘴说了点能放在台面上的瞎话。
作者举例说:倘若媒体明天曝光说,某个女人长得难看,时评家们后天一定会跳出来大发议论,所采用的无脑逻辑无非以下12种:1.邻居家的女人长得更难看,你为何不曝光?2.她虽然有点难看,但她善良纯真;3.请拿出具体的整容意见来,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她变得好看点;4.还是有进步的,比去年长得好看多了;5.这是极少数人想歪曲真相,是别有用心的煽动,究竟有何居心?6.心理阴暗,连女人长得难看也要曝光;7.她是伟大的中国女性,你站在谁的角度上说话?再难看我们也不能嫌弃;8.这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中国女人长得都很美丽;9.这是谣言,我负责任地说,她长得很好看,希望媒体能客观报道;10.她还处在初级发育阶段,长大一些会美丽绝伦;11.要有点历史眼光,她长得非常有中国特色,你没有欣赏眼光;12.没有一个体是长得十全十美的,大家无权说三道四。到此为止,一轮时评热潮结束,大家很快地又扑向了下一个热点。如此这番又来一轮,一年年就这么过去了,思想依旧在原地踏步。
叶匡政批评涉及的只是思维八股的层面,其实语言和形式的八股更加严重。时评家经常批评官员的官话、套话、大话,可很多时评中的套话、大话、空话、瞎话和并没有什么用的正确废话一些儿不比官僚讲话的党八股弱——生搬硬套,硬凑排比句;面面俱到拼凑三四点,首先、其次、再次;滥用辩证法,什么都一分为二;灾难文艺腔挺住、坚强、不哭;思维贫乏语言干瘪的最美、最帅、最牛;充满推广腔的点赞、鼓掌、叫好;张口就来的彰显、折射、暴露;自以为流行却已无比滥俗,让人厌恶的醉了、蛮拼、伤不起。
这种八股评论也很容易陷入“为骂而骂”的中国式乱骂,使时事评论带着十足的民粹情绪色彩,最终沦为一堆情绪:房价高骂开发商;看不起病骂医院;治不好病骂医生;上学贵骂大学;大学沉沦骂知识分子;产品不合格骂代言人;航班延误骂航空企业;道路拥堵骂车多;影视剧不好看骂导演;看不到信息骂记者;贫富差距大骂改革;道德沦丧骂金钱;出现讹诈个案骂老人;动辄“不转不是中国人”。开口就是做秀,闭口就是炒作,根本不问骂得对不对,以为骂就叫评论,评论员就是要骂,而不问骂得对不对,有没有说服力,有没有骂到点子上。一个朋友说得好,道义不等于道理,一味骂人的背后是智力的懒惰。这种为骂而骂,反而见证了时评批判能力的退化。
如今很多媒体和机构在合作搞大学生时事评论大赛,这是好事,激发大学生关注时事、参与时事的公共热情,鼓励他们热衷表达、学会表达。并且也给未来评论界培育新人,给陈旧的话语体系吹来清新的活泼之气,但令人担心的是,可能是那种八股评论看多了,很多大学生的评论也沾染上那种面目可憎的八股腔。
拆析这些时评弊病并不是批评同行,也是对自我的一点警醒,这些毛病在我身上可能也不知不觉地存在着。时事评论矛头常指向别人,也需要评论人共同体的自我反思,以形成更好的评论生态,促进评论这一文体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更好地发挥议题设置、引起思考、影响时事、推动进步、思想启蒙的功能。
8. 不与流行为伍,守卫自己的评论三观
我这几年做过好几次讲座,都是讲“咪蒙化传递时代怎么守护自己的三观”,那种“快速变现”的病态追求扭曲了大多数人的思维。
比如那篇刷爆互联网的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让人们看到了无数媒体碎裂的三观——为了流量变现,跟风炒作,根本不顾常识、不问真假,看到“据媒体报道”的信源随手就转,制造了一次丢人的大乌龙。稍微有一些以前传下来媒体的工作积累,稍微有点儿专业主义精神,稍微慢一拍用常识思考一下,就不至于犯这种低级错误。高考刚结束,如何可能满分作文就出来呢?稍微动手到网上搜一下就会发现,那篇所谓的满分作文高考当日就出现在互联网上了,然而那时还没开始阅卷。
我知道,一点以前传下来媒体的自媒体多是刚毕业不久的学生,缺乏以前传下来基因,没有把关能力,流量压力下总想搞一点大信息,总想蹭热点,总担心在热点信息上慢一拍,常常往信息里添加“三聚氰胺”。没有以前传下来积淀,第一份从业就干自媒体,没有信息评估力,感染了一身自媒体的臭毛病,标题党,耸人听闻的震惊体,故弄玄虚的信号体,迷恋“性暴力金钱”的咪蒙化传递妙招,为了“10万+”不择手段。一点以前传下来媒体急于转型和变现,却在三观失守的并且也丢掉了以前传下来媒体最宝贵的公信资源。
我在公号第一时间推了《营销号炒作编造的高考满分作文,竟又被媒体当信息追捧》一文后,不久江苏教育考试院就声明,那篇所谓的满分作文是假信息。后来一个网友在我公号后台留言,说她就是那篇所谓“满分作文”的作者,她说:曹老师你好,我已经粉了您两年了。我就是这篇文案作者。我是一名大学生,自己的公众号里也在当日和第二天辟谣了。各大新闻媒体转发是自发行为,我也不知道会快速发展成这样。向各位道歉,没有想炒作,只是觉得好玩而已。我本身是信息专业,上信息评论课时开始关注您。我觉得做信息也好、评论也好,也应该面面俱到的,现在这种情况我也没有预料到,但我们绝对没有炒作营销的意思,因为我们不是商业性的,这篇爆文也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经济好处。
特别理解这位同学成为信息焦点后的困扰,从后来的信息中看到,她因为此受到不少网友的谴责。我相信,她绝非为了炒作和营销,考后第一时间冠以“今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出现,快来围观!”,纯粹好玩。但既然是信息系的学生,受过信息教育,她应该知道,用这样的事实评估就是在制造一条假信息。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要说这只是“标题党”——标题也是信息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部分。自媒体、新媒体时代,所有人都是新闻源,你自己觉得好玩,你自己当作恶搞和戏仿,可别人如何知道呢?新媒体传递链条中,所有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文案生产的一个环节,成为信息新闻源,所以在传递中一定要有“可能成为新闻源”的信源意识和传递自觉。
可在“咪蒙化”的传递时代,人们基本的节操和三观已经被颠覆了,为了“10万+”无所不用其极。
网上类似的标题党太多了,别人能做,我为什么不能做呢?标题党现在好像已经洗白成一个中性词了,甚至自媒体圈完全不以为耻,好像有本事的人才能做出那种一炮走红的“10万+”标题。一点自媒体女实习生,做起标题,张口就是充满性含蓄、性诱导,充满荤味、腥味,充满咪蒙化的粗俗、粗暴、粗鄙的元素,还自鸣得意,毫无害羞感。在这种荤、腥、骚、躁、毒、假、丧文化的现实熏陶下,信息系老师几个学期的信息业务讲授,采写编评,如何做标题,如何开头,如何结构,如何结尾,比不上咪蒙一篇“10万+”爆款网文的现身说法。“10万+”的功利碾压下,以前传下来信息学烟消云散、灰飞烟灭,“咪蒙信息学”被奉为“信息成功学”的葵花宝典。
做“今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出现,快来围观!”这个标题,相信那位同学不是为了炒作和营销,但她不可能没考虑过阅览量,“10万+”鬼迷心窍。后来确实很快上了“10万+”,甚至数百万,但最终发酵成了一条刷遍整个网络的假信息。
前段时间有个怀疑人生、怀疑专业的信息系学生问我,信息到底有没有“学”,如果有,“学”在哪里?我跟她说,当然有,但不在“传递”中,不在哪些传递技术和传递妙招中,而在信息文案生产的逻辑中。现在信息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失去了文案生产的逻辑,而陷入传递陷阱中——现在是传递主导的信息学教育,传递凌驾于文案生产之上。从传递的视角来看,信息学核心越来越被矮化和贬低,当信息被“怎么做一个迅速刷爆微信朋友圈的10万+标题”这样的问题意识所主导,信息学就成了按摩服务学,就被“蓝翔技校化”,纯粹是术,而无学。
只有往信息文案生产的源头去追溯,越往前追溯,越靠近顶端、前端,越是信息学之本。前段时间有个记者朋友讲了一个故事,她说:在狂风沙尘中我去了某地一个农民工子女学校。破旧厂房改建的校舍,十几个孩子挤在十几平米的宿舍里。绝大部分老师没有本地户口,几乎全部孩子的父母都是低端服务业的农民工。她记录了学校的一个故事,有一年,学校开展感恩教育,让孩子们在画家的指导下画父母的双手,然后展出。满墙的画作里,一幅有两根断指的手引发了关注。有人问:“这是谁画的?”一个小女孩满脸骄傲与倔强,站出来讲:“这是我爸爸的手。他以前种菜,赚的好少,人家说蒸馒头可以多赚一些,他就去做馒头,被机器打断了手指。爸爸手残疾了,可他是为了赚钱养家。”这个记者朋友说,她决心每年儿童节都选一个最尖锐的教育话题,做一组调研报告,去年是儿童性侵,今年她决策做“流动夹心层”。
我听了之后很感动,我说:谢谢你,这也正是信息这个领域让人尊敬的原因。信息之学,不在于术,而是道!有人说信息无学,是因为他们内心没有这种“道”,没有这种价值支撑。有这种道,才能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跟这个社会的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揭露真相的勇气,有舆论监督的追求,有用自己的深度调查推进社会变革的理想追求。有这种道,这项事业也才能赢得尊严,才能成为一门令人尊敬的学问。
有人说,很少有哪个专业比信息更加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深刻的思维训练,很少有哪个职业比干好信息更加要健全的人格和多方面的能力素质。——是啊,这正是信息学的核心。三观碎裂的传递时代,“健全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守卫自己的三观,更要用自己的作品去守卫这个社会的三观。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热门:曹林:在唯“10万+”是图的时代,尽力做到知识上的诚实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66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