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64字,读完约28分钟

编辑: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北京彻底告别了帝京的身份,在观念层面上帝京的历史也成为了过去。 但是,整个民国时代,帝京留下的许多建筑、古迹和空之间的结构依然存在,许多人保存着帝京的历史记忆。 曾经北京留下了很大的一部分,民国时期人们如何对待和解决这个“过去的北京”,成为学者季剑青想在“旧京:改写民国北京书的历史和记忆”中讨论的课题。

在第14期《京华故事》一栏中,从这本书中选出了一篇,北京如何从明清数百年的“帝京”向“文化名城”转移,从宫苑功能属性的几个变化等具体问题切入了这个巨大的命题。 “旧京”包括帝政时代遗留下来的建筑、古迹和空之间的构造,以及北京作为帝京的历史。 现在,随着旧京的远去,旧京的历史记忆淡薄,博物馆化的认识模式和文化实践最终占了上风,“旧京”成为了“古都”,以稳定的形象扎根于时间中。

本文是在作者许可下发行的。

《旧京:改写民国北京书的历史与记忆》季剑青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7月

写作|季剑青(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摘要篇|徐学勤

作为波及几个王朝的都城,北京最明显的标志是象征皇权的宫殿、苑、坛庙,构成了规定北京“帝京”身份的核心要素。 辛亥革命结束了北京作为帝京的历史,但帝京宫苑保存得比较完整,并不会随着王朝的灭亡而很快成为历史遗迹。 民国初年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些宫苑作为皇权的象征,依然刺激着人们的感情记忆。 民国初年的宫苑开放运动,只是逆转了宫苑的象征意义,作为新的共和价值观的证明。 皇权的否定和批判,政治和道德的意义非常强烈,与以前流传下来的帝京的想象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政治运营中,北洋政府不仅在人事上与前朝纠缠,还故意沿袭宫苑的政治功能,因此宫苑在当时的人眼里显得更模糊。

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人们开始以与过去断绝的视野重新评价帝京遗产的价值。 1928年首都向南移动后,北京改为北平。 20世纪30年代,失去政治地位的北平需要创造新的身份,另外,为了应对日本侵略带来的严重民族危机,将北平建设为“文化城市”的呼声也在高涨。 地方政府和国家政权为此制定了具体方案,着手实施。 这时,帝京的物质遗产(建筑和古物)除了以前的政治和道德意义外,被视为有历史意义的文化遗产,构成了构筑“文化城”的重要资源。 他们吸引着本国和外国游客的目光,成为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象征。 伴随着“文化城”的构筑的各种观光指南也表现为北平的帝京风景物化的景观。 帝京遗产作为过去的东西被赋予新的意义时,它们也被客体化,有时表现为某种符号性的存在。

除了分散的建筑和古物,北京以宫城和皇城为中心的空之间的布局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 受来自西方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潮的启发,北京被认为是城市规划的杰作,这种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明确了帝京留下的空之间的配置价值的再确认,实际上遵循着与“文化城”的构筑相似的逻辑,两者都试图通过将历史客体化,来固定过去的东西的意义。 旧王朝体制崩溃时,以前流传下来的价值体系也失效,如何用稳定、可识别的内涵重新赋予帝京的物质遗留和空之间的布局,对构建北京这座旧城市的现代身份至关重要。 另外,帝京的历史客体化和符号化以强调过去和现在之间的断裂的现代历史意识为前提,只有在过去不是在到达现在的生活之前传达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成为符合需求的对象。

故宫神武门的旧照片。

宫苑的转换

历代宫苑多为禁地,警戒很严,其封闭性正是最高皇权的体现。 只有长期服役于内廷的宦官,或者奉献特旨进入内廷的大臣,才能访问宫殿苑,留下相关文献的记载。 说到明代宫廷,前者就像写《酌中志》的刘若愚,后者就像天顺年间右钱都御史汉雍和内阁总理李贤,两人都有《赐游西苑记》的行世。 清康熙年间,高士奇以侍讲学士进入内廷,住在太液池西边,公事其余写了《金鳃退食笔记本》,对西苑景色有更详细的描写。 除了少量的个人着述外,清代还有官修的《国朝宫史》和《国朝宫史续篇》,分别写在干隆和嘉庆年间,其中《宫殿》的门记载了宫殿苑的造型、沿革和景色,详细记载了,这两本书在清代是刻本。 干隆帝谕篇的《日下古闻考》中也包含了很多拘泥于宫殿苑的文案,这部着作同样深深地收藏着内廷,流传不广。 总的来说,清朝灭亡以前,对普通读书人(更何况普通民众)来说,帝京宫苑依然充满神秘的色彩。

民国成立后,紫禁城干清门南地区归民国政府,武英殿、文华殿改为古物陈列所,皇城长安左右门贯通,天安门前的长安街成为了结托物的主干道。 中南海成为民国政府的所在地,北海也归还民国政府进行管理,向游客开放。 1914年社稷坛改为中央公园。 颐和园是清室的私产,从1914年开始限定开放对外售票。 这些措施体现了共和国的价值观,给民国首都带来了新的气象。 当时的报纸上有“新北京竹枝语”,其中一朵云是“都城洗帝王尊,出入总会想办法的”。 以前禁地现在人人都观光,宫苑的开放成为共和国体制最直观的表现。

很多人欢迎宫苑开放。 特别是从南方来的文人和知识分子,商务印书馆的庄允就是其中之一。 他民国初年北上数次,游历宫苑名胜,在《小说月报》上写了一系列游记,讲述了自己的见闻。 游览了紫禁城中的太和殿和武英殿后,他感慨万分地说。 “面对王公大臣,进入紫禁城一定要走,老了,开始骑马,现在在出色的殿下闲逛,也是共和国之一吗? ”之后,他赶上了1917年10月的国庆节,总统府召开了游园会,可以在中南海游泳,这种罕见的经验也是“拜共和的恩赐”。 通过今昔的应对,庄允用自己的经验说明了共和国体制的优势。 庄允是商务印书馆《最新教科书》国文教科书的主编之一,投身于塑造新国民的教育事业,他在游记中表现出的轻松骄傲的心情,显示了中华民国国民这一新身份赋予他的主体姿态。

同样的感情也见于南社文人的诗作中。 胡怀琛《中央公园》这首诗云说:“金瓦琼楼旧帝乡,当年的春梦拂去了残阳。 至今能与民同乐,来此不知尘。 ”。 与污浊的尘埃弥漫的“旧帝乡”相比,体现了共和价值的中央公园带来了清新的气息。 另一位南社诗人周斌在南海和颐和园里愉快地游泳,感受到了宫苑开放带来的自由。 “从南海游泳后,进入西湖照片。 折断花枝休息笑,这个园子今天和老百姓一样。 ”。

烧毁前的清含园文昌阁,比亚特摄于1860年10月。

不是所有共和国体制的支持者都这么开心乐观。 在《公民权利素》第五集发表的《颐和园游记》的文章中,作者一方面肯定颐和园的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也不要忘记游客这个园的背后有着沉重的历史:“第一,你读过这个人民的膏药变成了很多海军的遗骸吗?” 重要的是,颐和园开放体现的共和价值本身也不那么牢固。 “贵胄的遗老,现在看到我们等平民在一起游泳,不皱眉头。 正如村妇谏言,什么来俘虏,何福现在踏入花园,实践脏宫阙,都是共和之罪。 但是,我们等沐浴共和国也只有其中的一端。 ”。 共和国的价值还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贵族遗老”依然抱着仇恨的态度。 更令人担心的是,共和国体制建设在其他方面没有任何成果,如果只是出现在宫苑的开放中,其前景会有点不好。 这正是对新生民国的大胆辛辣的讽刺。

《颐和园游记》一文的“贵胄遗老”不是作者的臆测,事实上,林救济是颐和园对游客的售票开放而痛心。 林救济是《游颐和园记》,他20多年前和寿富、高凤岐等朋友游览过昆明湖,但当时颐和园还没有建成。 他们到达文昌阁时,发现门被束缚,寿富到了禁飞地,注意不应该前进,就折回了。 现在颐和园是“卖票的游人,听其登陟,以寿富和高凤岐为在者,其悲叹是为什么”。 寿富对宫禁制度的严格遵守实际上体现了对皇权秩序的尊重,这与民国尊重的平等观念完全相反。 林救济的“悲叹”有对朋友的怀念和今昔沧桑的感想,也鲜明地表现出了本人的价值观。

与林救济态度相似的是清末担任京官的恽毘鼎。 1912年12月,恽毘鼎从1913年元旦开始,得知长安左右门正式作为道路开放,天坛、先农坛首次开放,不由得悲痛欲绝,他在诗中写道:“号存社已屋,孤独无知。 求古今国局,百出越来越奇怪了。 街上安静地关闭,车马现在交错着。 越肃冠裘,女性现在在群里玩。 过了宫麦苗秀,陟庭的天泪垂下。 ”。 庄严的宫禁要地现在成了车上水马龙士的女性玩的地方,但清室好像不知道。 这见于恽毘鼎,真是一件不可思议而暴躁的事件。

民国初年宫苑的不断开放在政治角度不同的人们之间引起了各自的反应,他们关注的不是宫苑本身而是其背后的政治象征意义。 史明是研究北京市现代化的著作,认为宫苑的开放和宫禁要地街的铺设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新解释了基于帝京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的空之间的概念,这些地位不再被少数特权人物垄断,“近代中国 这个标志是北京。 史明正的报价总是太高,宫苑开放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的社会效果。 实际上,民国前十年,严格意义上的公园只有一个中央公园,天坛公园自1918年开放以来,管理不善,受到驻军袭击,早开放的先农坛公园在城南,游人少,北海从1916年改为公园 颐和园自1914年对外开放以来,只有少数名流和外国人可以游园。 中南海作为民国政府所在地,只在国庆节等节日开放。

事实上,在经历了民国初年短暂的新兴气象后,一些宫苑(特别是三海)长期未能正式开放导致强烈批评,公众最初的兴奋消失了,变成了愤怒。 1913年3月,袁世凯的总统府迁至中南海,北海由护卫部队拱军进驻。 袁世凯在北海和中南海之间的金鳃玉猬桥南筑墙,防止行人窥视中南海总统的办公区域。 这在某种意义上包括中南海的“宫禁”属性,受到谴责。 在海市蜃楼签名的一位作者一边肯定金鳃玉猬桥作为道路整修,交通容易,一边在桥的南边筑起墙壁,对游客表示“不要偷看中海胜景”。 他还对民国政府占据三海的行为总体表示强烈抗议。

“三海历辽、金、元、明、清五代长期,尽工匠巧思,糜烂人民膏血,始克集其大成,成胜,成京门诸名胜之冠。 民国继承了前清,当然设在游乐园,公众人士实际上是为官方把持的,一般人还不能自由观看。 偶然开放,还是重价买票。 呜呼两个民国都说,有禁地,没有开放君主国! 也就是说,这一端是共和云吗? 民主是云吗? ”。

隆冬时期经过右安门的骆驼队。

1924年11月,段祺瑞就任临时政权,民国政府从中南海迁到铁狮子胡同。 1925年8月,北海正式开放为公园,但中南海依然禁止游客进入,金鳃玉猬桥南的长墙也没有被拆除。 林语堂为此呼吁开放三海,归还国民,认为“民国官僚事务所已经没有宫禁重的景象,不应该继续帝政的遗风”。 直到1928年,这堵长墙才拆除,1929年5月,中南海正式开放为公园。

海市蜃楼和林语堂表示,宫苑的开放程度是检查共和国成色的尺度,民国政府提出的回答显然令人不满意。 对支持共和国体制的人们来说,宫苑的强烈政治意义并没有随着帝制的结束而消失,只是内涵发生了变化,从皇权的象征变成了想象平等的新政治价值的载体。 因为,并非所有的市民都能从宫苑开放中受益,能够共享宫苑这一空之间平等而均质化的国民,其实是不存在的。 宫苑对公园开放后,由于门票限制,下层贫民窟被排除,北海公园和中央公园成为上流阶级的社会交流和休闲场所,反而发挥了阶级区分的功能。 消灭皇权中心的等级秩序后,现代公园体现出新的不平等,这是共和国体制的支持者所没有想到的吧。

历代帝王建设宫苑有宣布所谓“非令壮丽、无重威”(《汉书高帝纪》)皇权的意图,但统治者需要考虑儒家提倡的简朴道德观,不应该太奢侈。 特别是前朝兴起土木、国力贫困和灭亡的历史经验,经常被新朝所告诫。 康熙四十八年( 1709年),康熙皇帝在对大学生的敕令中说:“明朝的费用非常奢侈,兴作也很广,一天的费用相当于这一年的费用。”清朝除了这个弊病,崇尚简朴。 就宫殿的建设而言,清朝紫禁城大致沿袭明朝的古老,没有大事扩张,但清朝的君主在北京西郊大力建设王室苑,规模远远超过前代,圆明园更达到了皇家园林的顶峰。 咸丰10年( 1860年)圆明园被破坏后,清政府开始翻修三海。 光绪14年( 1888年),在清含园的基础上建立了颐和园。 很多人认为晚清政府大力兴办宫苑的活动与朝政的衰退和清朝最终的观亡有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挪用海军经费建设颐和园,被认为是北洋海军无法迅速发展,在甲午海战中败北的主要原因。 后人在记述西苑和颐和园、特别是颐和园的文案中,宫苑本身作为清廷失道的证据受到了严格的道德考察。

取代清朝的不是另一个王朝,而是以共和国为国体的中华民国,但道德批判的比较有效性没有丧失,清朝死亡的道德教训具有普遍性,扩展到超过“一家”的“国家”。 陈衍据此忠告了新生民国。 民国必须遵循重视民力的道德规范。 否则,同样无法逃避败亡的自然命运。 与陈衍的看法相似,姚永概也认为清朝的教训值得民国记录,但态度更温和。 他批评颐和园的建设者“袭击旧业,无缘无故地剥皮,自己一个人经营安逸的策略,其危在旦夕吗”,虽然国体已经改变,但“隔壁还是邻居,民还是民,财还是财,后来的眼光现在是今天的

颐和园负荷的历史记忆太重,道德批判的观点可能也影响了颐和园园林建筑风格的评价。 1911年,商务印书馆陆费逵被外交部苏拉引导去颐和园,但对颐和园的印象是:“该园以山面湖为背,天然景色极其美丽,但人工劣化,适合反比。 房子大致是寺院,画栋梁,都极其粗糙。 ”。 他进一步询问为什么挪用巨额海军经费只有这些。 “甲申甲午期间,海军经费被用于该园者有9千万人的巨大气味。 看那个工程,曾经没有200万的价值,而且没有可以流走的地方,也没有洵的异事。 在陈衍游览颐和园时,他也说:“湖宫的排列结构像印板,千走廊最胜一筹。 但是去湖边远一点,不受湖光的照射。 又夹着容色惨烈的柏树,让人不快。 后[推:指慈禧]海军费八千万美元,府内怨恨,经营兴旺。 ”。显然颐和园对猥琐建筑风格的批评,矛头真的指向清朝的腐败。 对此,林救济提出了自己的说明,他认为如果这是负责建设园的工程是为了李莲英崔玉贵等宦官,康熙干隆年间建设的痛快的春园和圆明园,结构设计多来自文人的计划,颐和园的计划来自宦官手中,艺术水平

颐和园的景色都是天然的山水,人工建造的殿阁大多庸俗粗糙,这是当时许多文人的共同看法。 1917年,南社文人姚光游览颐和园,也被称为“天然位置固定,层叠,完全没有独创性”,称之为“不是清政之纲,也就是在这个园看到的”,美学评价依然不偏离道德批判的色彩。 他和高苏普在颐和园旅行的意见有点不同:

“大当斯园的胜利,靠着山临水。 昆明一湖以白石为栏,高阁走廊,极其豪华。 皇帝的力量,什么也做不了。 但是,这样的工程,其配置者都不是胸有丘的人,所以费用很多,但没有看到精神。 比起那个,关于临春结绮或者比诸阿房建章,不知道结果如何。 馀度之,南朝天子,本极风流。 若必绮春,当逊其雅。 汉武秦皇,雄才无敌。 若比阿建,逊其豪。 清政不是纲,而是固有的存在,如果是这种园林娱乐的观,突然说足以毁灭国家,并不危急。 ’”

高燮对颐和园建筑的富裕风格也持批评态度,但他不希望从中直接导出对清朝的道德批判。 临春结绮、阿旁建章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宫殿,被认为是帝王土木奢侈三昧的象征。 它本身含有负面的道德含义,但高苏普可以享受其高雅和豪放。 这种意图剥离美学评价和道德批判的态度非常有趣。

民国第一年颐和园,甘博( sidney d. gamble )拍摄于1924年。

从整体上看,民初文人对颐和园建筑风格的美学评价总是揭示或隐藏着某种道德观点。 这不仅关系到他们对清朝政治的具体看法,也关系到以前流传下来的宫苑书的构想的继续。 中国文人对帝王建造宫殿在道德上持否定态度,将其视为混乱的阶段。 北宋周翰《五凤楼赋》云:“秦皇阿房,二世抛弃了。 汉柏梁,腐缘火随炽”。 宋仁宗建玉清宫遭受火灾,欧阳修、苏舜钦等人纷纷写信,指出这是天示惩戒,希望帝王能约束自己的欲望,珍惜国力的民财,代表通常文人的态度。 这种道德化的观点依然支配着民初文人对颐和园的看法。

在民初北京的政治语境下,宫苑依然带有强烈的政治和道德色彩,像高谢那样能将其剥离的论者极少。 宫苑需要沉淀一段时间,才能作为比较独立的审美对象和文物建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文化城市的构建

1928年6月,国民政府把北京改为北平特别市,北京失去了首都的政治地位,成为了地方城市。 为了在新的形势下重新定义北平的身份,北平拥有的帝京遗产被重视为文化遗产,北平作为“文化中心”、“文化城”的形象逐渐明确。 从1928年到1931年在“繁荣北平”活动中确立北平“文化中心”地位的努力出发,1932年到1933年间,一些学者提出了把北平作为“文化城市”的提案,从1934年到1935年间袁良主政期间的古 20世纪30年代北平“文化城”的构建,标志着整体客观化旧京过程的开始,它利用过去定义了现在的文化实践,也是特殊历史条件下政治危机的产物。

首都南迁首先是对北京经济生活的重大打击。 迄今为止北京的繁荣主要依靠政治的中心地位,但迄今为止陷入了经济衰退。 不到半年,就出现了“人口日益减少,商业日益衰退”的局面。 面对北平的衰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制定了计划,他们向北平拥有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投入了眼球。 1928年10月,20年代担任京兆尹内政部长雪笃弼,提出建设北平为“东方文化旅游中心”,受到北平市政府和河北省政府的积极应对,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 1930年12月,经过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张继、叶楚伧、李石曾和北方实力派人物张学良的提案,中央政治会议决议成立北平市文化委员会进行指导整理,直接隶属国民政府,目标是把北平建设成“文化市”。 1931年4月,该委员会名单宣布蒋介石担任会长,张学良、李石担任总干事,表示国民政府重视此事。

从五龙亭远眺北海琼华岛,佩克·哈默( heinz von perckhammer )拍摄于民国初年。

指导整理北平市文化委员会的成立,不仅意在从文化事业中繁荣北平经济,还意在政治考虑。 当时北方政局不稳定,1930年初北平在阎锡山手底下,由于阎锡山和蒋介石的矛盾加剧,北平成为国民党改组派、西山会议派等反蒋势的活动中心。 直到1930年9月,张学良的东北军占领了北平,国民政府重新开始控制北平。 1930年12月,李石在北平研究院发表演讲,阐述了北平市文化委员会成立指导整理的初衷。 “北平是旧帝都,政治中心,所以容易给改组派带来机会,带来文化中心,试图改革以前的政治中心”。 很明显,这一首要目的是加强国民政府对北平的直接控制,通过“文化”消除北平潜在政治势力对中央的挑战。

从1928年到1931年,北平处于各政治力量的游戏谈判之间,因此时局不稳定,北平市政府也频繁更换,指导北平市文化委员会整理的工作基本陷入了停止状态。 1931年4月,胡若愚就任北平市长,表示将努力进行文化事业。 胡先生在任中,推进设立北平市市政设计委员会,配合中央指导整理了北平市文化委员会的事业。 但是,胡先生仅3个月就离职了,市政设计委员会停止了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在“繁荣北平”政策的讨论和实践中,北平普通市民和地方人的表现非常活跃。 首都向南迁移后,北平市民和知识分子的地方意识和地方认可越来越突出。 1929年,内政大臣薛笃弼提议建立北平为“东方文化旅游中心”时,河北省政府向市民征集意见时,有市民向市政府提出“建设北平意见书”,北平利用现有的特征资源,建立“国故中心”、“学 同年,北平市设立了准备自治委员会,负责地方自治事务,然后设立了各自治区公所。 地方自治团体在地方精英表达自身需求的制度性空之间,1930年11月和1931年3月,北平地方自治团体提出了两次繁荣北平计划,第一是“建立文化区”、“建立贵工业区”、“在法律中建立外部住宅区” 在北平市民和地方人对北平的定位构想中,“文化”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各个层面都相继出现了建设北平作为“文化中心”和“文化区”的构想和计划,但由于这个时期政局动荡和经费紧张,这些构想和计划大多停留在纸面上,没有比较有效地实施。 1929年7月,《大公报》在《社会评论》中失望地表示,“方国都向南移动时,党国要人以建设新北平为文化中心”,向国民昭告,现在1年,读北平教育,有无退职,各校当局左右为难。 在北平政治局势不稳定的情况下,只能各自讨论。 刘半农在1929年底写的复印件中也经常听到国都向南移动一年半以来“把北平改造成文化地区和文化城市的声音。 结果,将来可能也很可靠,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惊人的成绩”。 1930年12月中央设立了指导北平市文化委员会整理的决议,激发了舆论和北平地区的人们,但实际上委员会的成绩还不够。 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随着华北局势越来越紧张,“繁荣北平”活动逐渐陷入沉默。

《北京皇居花园一景》。

虽然实际效果不好,但这些企划、提案及相关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公共语言空之间,很多人从“文化”的立场上立论,北平作为“文化中心”的新形象,形成了北平“文化中心”的地位。 瞽兑说:“以北平为文化中心是17年后耳熟能详的口头禅”,表明这个说法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在当时的语境下,有必要进一步考察“文化”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从政府决定方面来看,“文化中心”和“文化区”旨在促进北平的经济繁荣,挽救迁都后北平市场的经济衰退,在国家一级是统一的国民政府进行的国家建设的一部分,在地方一级也符合北平地方精英的利益 这里的“文化”是“教育技术和各种技术都可以看作文化的代表,不仅古迹,古物也不见了”的复印件很广。 但是,迅速发展工商业需要各种经济和物质条件,在基础设施落后的北平不容易,加之时局不稳定,经费筹措不容易,可以说很困难。 因此,很多人认为完全利用北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国内外游客观光,迅速发展旅游业,是“繁荣北平”最可行、比较有效的方法。 北平作为几百年的古都,对外国游客非常有魅力,旅游业可以给北平带来相当大的收入。 1931年4月,《大公报》在社论中说:“繁荣的故都政策除了用文化号召游客以外,别无他法。 ……所有社会的新设施,以吸引游客为目的,特别是以外国游历游客为最优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首先在具体的物质水平,即帝都时代遗留的物质遗存(古代建筑、古物等)上执行。

更意味深长的是,北平拥有的“文化”物品,不仅仅是北平。 古代建筑和古物也被认为是国家精神的托运。 附着在这些文物上的国家性,在北平和作为地方城市的地方性之间存在着不少缝隙。 来自日本的战争威胁,给这两个不同水平之间带来了巨大的紧张。

1931年9月,“九一八”事件爆发,不久东北三省沦陷,华北地区面临日军侵略的威胁,形势相当紧张。 日军犯北平时,北平许多珍贵的古建筑和古物有被炮火烧成灰烬或被敌人掠夺的危险。 所以北平有点文化人开始准备,计划了保护北平古迹和古物的方法。 特别是以古物保管为职业的古物保管委员会(设在北平)及其北平分会备受关注。 1932年8月,古物保管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黄文弼提出以北平为文化区,不驻扎军队,不作为军事根据地。 这一主张得到了其他一点委员的赞同。 9月21日,江翰、刘半农、徐炳昶、马衡、朱启锡等30多人开会,建议政府将北平定为“文化城”,永远撤走北平军备。 刘半农撰写意见书,以马衡为代表协助北京。 主事五人中,马衡是古物保管委员会北平分会主任委员,刘半农和徐炳昶是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江翰是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理事长,朱启鉌是中国建设学会的负责人。

刘半农制作的意见书全文刊登在《世界日报》和《申报》上。 其大致复印件建议将北平的军事设备转移到保定,效仿瑞士作为中立区的先例,“有可能清除北平市的各种文化设备受到炮火的打击”。 因为受到国际眼球的关注,敌人不会袭击不防御的城市。 北平是“文物”荟萃分析的地方,其中古代建筑不能移动,但如果可以移动的古物移动到其他地方,北平的文化氛围也一定会消失。 “文物”关系到“国家命脉”和“国民精神”,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护。

事实上,在“文化城”提出酿造和提交之前,故宫博物院开始准备古物南迁。 为了不引起争论,医院方面对外没有公布这件事,只是主张把古物收集在新建的仓库里保管,以防意外。 但是,故宫古物将迁往南方的传闻依然失去胫骨,给社会带来很大的震动,甚至出现了政府试图将古物卖给外人的传闻。 1932年8月,北平学生抗日救国会向故宫博物院发送了问题。 9月1日,古物保管委员会给行政院打电话,要求明确表示“故宫博物院古物永远不作为国宝出售”。 9月2日,《世界日报》宣布陈寅恪、洪业、顾颉刚和吴其昌四位学者引起了国民政府的公函。 其中云:“北平故宫古物,近月突然有转移抵押的说法,最初的诽谤,渐渐类似于定譲”,要求政府“不要转移明故宫古物,引起国民的怀疑,断绝国贼的阴谋”。 时间故宫博物院位于舆论浪潮的前端,院方不得不公布“转移抵押说是胡说八道”,院长易培基也接受记者采访强调古物“决不转移”。 但是不久就有故宫古物迁往洛阳的消息,北平各界团体发出通电表示反对,行政院秘书长楚民谊开始“造谣”,但事态没有平息,反而越来越激烈。

皇穹宇,赫塔莫里森( hedda morrison )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见赫塔莫里森《洋镜头老北京》。

这时日军也加快了向华北的进军。 1933年1月3日,榆关失守,平津门户洞开,华北震动。 古物的南迁从传闻中逐渐变成了事实。 北平各自治区公所等地方团体对此反应特别激烈,召集会议宣布通电,反对古物南迁。 1月23日,这些团体组织成立了北平民众保护古物协会,原古物陈列所所长周肇祥任主席开始了反对或阻止古物南迁的一系列活动。 1月31日,故宫古物预定从那天晚上开始发货,但由于北平地区的人的强烈反对,没能去。 2月4日,周肇祥因扰乱治安罪被逮捕,2月7日凌晨,在军队护卫和临时戒严令的措施下,第一辆发货古物的列车终于离开了北平城。

此后,古物南迁由故宫博物院提出,得到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才得以执行。 除了院方和中央,古物南迁引起的反对声音曾经比支持者方面高。 包括北平地方团体在内的反对者认为,国难伤脑筋,政府不着急抵抗,反而无视北平的土地和人民,优先考虑古物的安危,是胆小自私的行为,动摇北平乃至华北地区的军心和民心。 怀疑政府有别的图的是,以转移为名义销售的声音也没有平息,有人主张最好发挥题目,公开拍卖古物,用得到的钱充实军备和防卫力。 从古物残留的实际操作水平来看,很多人认为古物数量庞大,在移动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破坏和损失。 另外,其他地方(南京、上海、洛阳等)也不适合留下古物。 战争爆发后,战火蔓延到全国,宁可在北平原地呆着。 另外北平是文化古都,在“国际人士”的关注下,日军不一定害怕轻举妄动。 这最后一个与“文化城”的提案相协调,都期待外国力量的介入。

“文化城”的提案和古物南迁的动议都是在面对战争威胁的背景下提出的,共同点是把文物的意义放在主要位置来考虑,这也是他们诟病的根本原因。 作为“文化城”提案者之一的马衡也是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的副馆长,积极支持和合作古物南迁的事业。 古物南迁成为定局后,“文化城”的提案也失去了依据,自然消失了,但至少在“文物”中可以移动的古物部分有望适当保留。

古物是国家文化的象征,是国家精神的托运,这是时人的共识。 古物是国民共有的文化遗产,国家当然有权处理转移,这是支持古物南迁的一方的看法。 面对战争威胁时,能早期移动和保管古物是自然万全之策,在国际上是有先例的。 只要中途严密监视,就没有丢失的危险。 但是,即使是支持者也承认古物的南迁对北平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古物作为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北平作为地方城市的好处发生冲突时,牺牲后者成为必然的选择。

写季剑青

整编徐学勤

徐伟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京华物语”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67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