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987字,读完约12分钟
作者|湾区1号技师
资料来源|海湾地区经济评论( id:wanqumoney )
“昨天深圳手机大厂的朋友说两个手下逃离深圳,分别去上海和广州。 居然看到了逃离深圳去上海的日子……”
这是北京塞冬在微博上发的感慨。
能把“逃离北上广”逼到“逃离北上广”的是深圳。
在令人窒息的方面,也有躁动:
●1、深圳4月房价上涨10.3%,从北上广走出独立行情。
●2、离婚急剧增加,列号必须等待一个月以上。
广东省统计局报告说,深圳房价上涨过快,居民收入赶不上房价上涨幅度。
房价和居民收入是表象,背后是钱和杠杆。 真正把后浪拍在沙滩上的是这个城市的金融狂潮。
过去十年,深圳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金融浪潮。 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城市金融化的高潮。
深圳的金融工作人员已经超过了“纽约+伦敦+香港”三个世界金融中心之和。 北京更不在话下。
这是不到十年完成的金融大跃进。
深圳已经是被金融杠杆深度绑架的城市。 在一些方面比香港好。
深圳房价的根源也在这里:应对激烈的资本集聚、过度的金融杠杆、一线城市供应量最少的住宅,成为资本的最佳寄生目标。 据报道,此案以前金融和民间游资不相容。
资本的本能是扩张,有很深的束缚,就必须上升来平衡杠杆,收割利润。
但是深圳这个金融波真的是从天而降。 后波们正在用脚投票。 办公楼的房租正在暴跌。 空安装率正在高涨。 对外贸易正在经受瘟疫和贸易战的考验。
最技师想不通,转身问二号技师。 “去年在福田的某小区买了370万美元的小房子,现在市场价格是500万美元。
我把键盘撞坏了……
01
十年金融大跃进
过去十年,深圳经历了金融大跃进。 被称为世界金融史上最浪潮的一次。
让数据说话。
一,十二万到一百二十三万! 金融工作人员人数为纽伦港之和
先以人为中心。
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深圳金融工作人员123万人,占深圳总就业的9.9%。
光看这个数据可能感觉不太好,横向来你心里会有“横沟”。
注: (1)以上数据分别来自美国劳动统计局、商务部、香港财政司、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及权威媒体。
(2)矛盾数据取高值。
(三)四舍五入。
(4)不使用本国砖家满嘴跑的列车数据。
说实话:
1 )深圳金融工人人数( 123万人) >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纽伦港之和( 97万人)。
2 )深圳金融工人人数( 123万人)≈北京+上海之和( 128万人)
别叫我深圳寨都,她开了一条大金链。 而且金权指数超过了地球历史上的任何一个金融中心。
在东京金融泡沫最丰富的时代,金融员工人数也达到了51万人,还不到深圳的一半。
最令人吃惊的是,这种金融扩张不到十年就完成了。
年→2019年
深圳: 12万人→123万人
北京: 25万人→81万人
上海: 25万人→47万人
注:以上数据来自深圳市金融办理《深圳金融人力资源调查报告》、北京和上海政府的表现。
你害怕吗?
十年前,深圳的金融工作人员不到北京和上海的一半,比不上纽伦港。
但是不到十年深圳激增了十倍。 远远甩开北京和上海,更秒杀纽伦港。
深圳是人类金融史和城市快速发展史的双重材料奇迹。
这么多金融人涌向这个城市,不是来送钱的,是来玩钱的。
2、急剧膨胀的金融资产
人背后有资产。 这十年深圳的资金吸收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城市。 在兄弟城市广州,年深圳的外汇存款明显低于广州,直到2019年深圳的存款量远远超过了广州。
银行表内存款没有反映深圳的金融实力。
年以后,金融限制放宽,银行表外金融大幅扩大,民间金融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深圳集聚了包括p2p、原油、贵金属、资金盘、担保企业在内的数千家民间金融平台,直到近两年的区块链货币圈。
韭菜无穷,资本不眠。
深圳金融业是这十年的大跃进,是我们理解今天深圳的重要背景。 那是所有生发的土壤、水源和城市根脉。
这个人的量、节奏、热度,叫热钱也不为过。
02
把棍子钉在单杠上
钱来了,要找资产再生钱。 过去十年民间资本炒了各种资产一次,最后发现还是房子浪最大。
深圳的房子是波浪中最好的。
深圳人多,深圳房间少,而且深圳大部分人缺钱,这部分人是资本最喜欢的:给你杠杆。
接受,现在的浪潮。 拒绝是后浪。
最近五年,前浪们加了杠杆。 光凭银行表内的杠杆率就领先全国。
2019年,深圳是住房贷款最多的城市,超过北京的两倍。 但是深圳只有185万套商品房,北京和上海的存款室是深圳的3倍以上,成交量也超过深圳。
从住户存款总额来看,深圳的居民存款不到北京和上海的一半,但居民贷款超过北京,接近上海。
深圳金融大跃进,钱第一是各类金融机构的膨胀,深圳居民手头的钱不多,低于北上广,低于重庆,居国内第五位。
最近五年,深圳住房贷款达到1.62万亿美元,是过去全年之和的两倍多。 是国内的顶尖。
以上未计入深圳活跃的大量民间贷款,包括各类公司贷款进入楼市。
杠杆有价格、周期和现金流限制。 为了维持现金流和杠杆的平衡,各种其他名义的贷款和资金也用于充实楼市杠杆的现金流。
快速、巨大的资本集聚、过度的金融杠杆,应对一线城市供应量最少的住宅,成为资本的最佳寄生目标。 据报道,此案以前金融和民间游资不相容。
金融突飞猛进,杠杆重击,创造了今年深圳楼市的盛况。
03
90年代金融抑制达到了深圳的核心资产
深圳全球化引起的最高浪潮是过去40年来深圳的gdp增加了1万倍( 2.7亿→2.7兆),城市生活人口从30万增加到2000万+。
这40年迎来了外资浪潮,民间企业浪潮,以及最近10年的金融浪潮。
但是深圳创造城市核心资产最重要的阶段是金融不随波逐流的阶段。 从1993年到-2000年左右的金融整顿。
这个整备是1992年南巡逻后,大量外资流入,在银领域无拘束地借给的热钱。 深圳罗湖的房子当时也被炒成2万/平方米的价格,整顿后也留下了烂尾楼。
但是,金融整顿后的物价稳定,使深圳的民营企业拉着时间窗向前冲。
华为于1993年开发了帝国基础c08交换机。 中兴与华为齐头并进。
图: 90年代的任正非和创业伙伴
比亚迪( 002594,是股票吧),腾讯成立于此期间,是大幅吸收国内人口红利和外资的技术转移。 华丽完成了从贸易、工到技的升级。
当时的金融手段是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取钱、抑制炒作,银行的增资持续了3年10分。
实体的扩张,金融的抑制,使深圳巩固了核心资产,奠定了今天深圳实体的基础。
2007年以后,深圳没有生产硬核的国内象征性公司。
从外部引进的几所房子,都撑不住。 投资巨资的世纪结晶源,欺诈一次,土地遗留问题至今没有。
进入这十年的金融膨胀和资本话题年代,主导者不再是实体工人。
几年前登场的宝能系,在万科之前做过南玻璃a、老牌玻璃名企业。 宝能常驻理事长陈琳上传后说:“你们制造业的辛苦也赚这么多,最好做资本运营。”很多原管理层被清洗出局了。
加登阿姨吼了一声,才接上宝能吓了一跳。
金融杠杆最近的传导是今年深圳的“离婚热潮”,洗掉了伦理和人性。
最近十年的资本浪潮,迫于客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有金融失序带来的混乱,但与其他城市相比,深圳的金融扩张和循环加上杠杆,还是太多了。
实体经济的升级有窗边,会死得很少。 近年来,从过去的全球贸易互利升级到摩擦、贸易战意味着深圳是全球化的最后一波。 已经没有深圳了。
深圳自己能否维持这40年的核心资产也看如何诱惑资本。
实体资产不轻易离开一个城市,但离开后不怎么回来。
没有资本城市,他们可以汹涌澎湃地离开。
04
后浪的反抗:纵横是一波,所以比我先浪
第一技师前段时间去了深圳,和以前传来的领域老板聊天。 他说今年要招人,95后的女孩也不是名校,一开口就需要1.5万的月薪,否则就不来了。 他感叹道:“这些年轻人也没有看到现在的经济形势和失业率,只看到了钱。”
这是后浪前浪的pk :宁可站着出生,也不会躺着死。 纵是一波,我最好先打一波。
95后先浪为敬。
这也不是95年后的选择。 华为和腾讯都可以做的选择问题。
年马化腾:
“到目前为止,由于房价过高,我们很多员工觉得购房的期待越来越淡薄。 这个房价疯了。 所以我们也和政府谈过很多次。 那样会大大降低深圳对人才的魅力。 我们确实担心那个。 所以,我们在这期间也同等提高报酬很重要。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就像我们的顾客服务一样,我们越来越向成都移动。 “ 。
年任正非:
“高价最终会破坏竞争力。 而且现在有高铁、互联网、高速公路,形成了活力分布的时代,但不会凝聚在高价的地方。 ”。
“深圳房地产太多,没有大工业用地。 知道大工业的迅速发展,每个企业都需要在一定的空之间迅速发展。 ”。
然后在点燃全国感情的网文《不要跑航道》中,当时航道已经决定了多个事业部转移到松山湖。
面对美国的最新制裁,航道是缩小战线就缩深圳还是缩东莞松山湖?
对公司来说,有致命的东西。 我很期待。
深圳去年有两项政策:调整豪宅税标准和限制购买公寓。 本来客厅就有争议,对楼市是否宽松还不清楚,结果住宅建设局发送了纸质文件:
“面对稳定增长的压力……激活房地产市场”以投资资本为宝,大力推进。
根据城市财力,深圳最不依赖土地财政的供求,深圳的住宅供给最不适合需求。 资金方面参考深圳的gdp和金融数据,深圳缺钱。
这种供不应求的基本面,明牌鼓励楼市活化。 why? 还是为了稳定资本。
但是实体公司用脚投票了。
今年开工以来,深圳20年的老字号丹桂轩和新梅园相继关门大吉。 不仅仅是瘟疫。吃喝迟早会回来,但即使瘟疫过去,他们也承受不了价格的急剧变动。
说到费用也是深圳的不自然。
全国gdp第三城、就业人口第二城(已经超过上海),而且年轻人的比例远远超过北京上海,这样高的资本密集度,在费用方面跌落到全国第七位。 位于重庆、成都、武汉之后。
你要证明什么? 金融的扩大不是使深圳人更有钱,反而使生活更严格。 那挤压了实体和费用。
后浪选择先波尊敬也许只是想保持生活和费用的尊严。
05
在后浪留下一线,日后经常见面
地球人知道,香港已经空。 资本退潮的话,香港没有短裤。
在过去40年里,香港的资本已经挖掘出城市的基础资产空,包括实体资产和人的创造性。
这个城市一点依靠的自主产业都没有。
东亚还没有诞生真正的金融中心。
真正的金融中心城市有纽约和伦敦等基本的产业均衡能力。
这些有两大特征:
●1、基础资产丰富,科研知识资产丰富。
●2、金融有绝对的基准制定权和定价权,不是决定和决定外部金融紧张和流动的话语权。
东京想跳一次,但是被剪掉了只剩下短裤。 香港收获的时候连短裤都没有。
即使不瞄准纽约和伦敦,也要瞄准相当于人口的经济体:
瑞士。 是世界上最工业化的经济体之一,工业占经济产值的50%,人均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偶尔居第二位)。
以色列。 犹太人是金融的祖先,但以色列的生物、it、工程、光学、军事,各工业门类不输大国。 创造堪比硅谷。
新加坡。 石化,电子,机械,生物,四大支柱工业。 有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和石化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制造国。 能躺着赚钱,敢站着赚钱,比香港的眼光高得多。
重要的是,即使是服务业,这些国家也是由知识型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主导的。 不是囤积型服务业。
现在世界上最发达的知识型服务业出口国英美,很难以服务业为主体平衡国际收支,香港这个金融过桥的作用,多么让你觉得自己能拥有英美法系的招牌。
香港是深圳的前浪之鉴。
金融大跃进如果不基于世界金融的核心话语权、定价权,不仅仅是与土地同盟不能提高城市的长期竞争力,还会逐渐拉开基础核心资产和人才。
在对面的香港,后浪的空之间全部封锁了。 这边的深圳,还有一线空之间。
深圳发生的一切都是以急速膨胀的资本绑架城市,金融和杠杆的膨胀集中在民生资产的住宅为背景。
理智地预测,这十年的金融膨胀已经达到天花板。
资本被横流,后浪停止。 这不是中国现阶段的趋势。 只有确保核心资产,才能克服这种国际贸易和金融不稳定。
这也是整个国家资本面临的选择,是打基础还是刮基础?
在后面的波浪上留下一线,日后经常见面。
头图| ritomm
合成| seagull
本文是微信公共平台:首次在大猫财经上发表。 复印件是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搜狐网的角度。 投资者据此,风险请自己承担。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深圳房价的背后,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大跃进”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68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