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76字,读完约7分钟

从左边开始:张荫麟、贺麟、陈铠。

陈铠

□蒋蓝

年3月,笔者来到成都竹林村边的“府河竹苑”小区,采访了著名德语文学翻译家杨武能教授。 老人喋喋不休,想起了1957年初上南京大学时的生活:“当时的师生共不过100人的德语专业,拥有德语图书馆。 藏书挤满了西南大楼底部的两个大教室,真是门敞开的知识宝库,我不知不觉地走进了童话中的宝山。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座宝山也有作为看守而行动的“小人”! 这个人个子矮,但神通广大,不仅知道自己负责的宝藏,而且尽职尽责,开放和借用的时间总是能牢牢地遵守自己的位置,给教师和学生的问题一个个的答案。 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几乎每周都要和这个小老人交往,必须接受他的服务和帮助。 最初,我感叹自己进入的这所大学真的是西藏龙卧虎之地,只是幸运。 日后发现,其容貌不高、言行谨慎的老先生,竟然是我国日耳曼学宗师之一的大学者、大作家陈铠。 这位图书管理员于1933年从德国基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比杨武能的导师冯至早了4年。

清华四才子之一

可能是四川人,陈铠照顾杨武能,龙门阵排得很开心,偶尔也提到过四川皮影戏。

蜀地皮影又称“影戏”、“灯影戏”,多具东汉石刻简朴的韵,在清代大盛。 皮影分为东西二手,东路分布在川东、川北山地,当地人俗称“渭南影”。 这是因为从陕西渭南传来的。 影子的形状多为直线形状,雕刻精细,由牛皮制成,身高约30厘米。 西路分布在川西水库,影人的形状受到北方皮影的影响,通常高约60厘米。 成都人俗称“成都灯影”,细分后有“纸灯影”“皮灯影”两种。 影子的形状很大,最大的达到70~80厘米,其优点是形状很大,组合多样。 “成都灯影”服装美丽,容貌美丽,比较写实。 按理说,皮影戏是下里巴人的路,难道那早就引起了大学者的观察了吗?

四川省着名历史学家任乃强曾与“魏南影”结下不解之缘。 比他早一点,是著名文学家、剧作家、中德比较文学专家、“战国策派”的核心人物陈铠。 “战国策派”是20世纪40年代以西南联大和云南教授小组为主形成的文化小组。 除陈铠外,还有林同济、雷海宗、何永佶、洪思齐、王赞愚等。

陈琦( 1903—1969 )富顺县人。 毕业于四川省立一中(现有的都树德合作中学),进入清华大学,留学美国比林大学,留学德国基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回国后,在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同济大学教书。 1949年后复旦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德语教室主任。 清华四才子之一(张咏麟、李长之、钱锹书、陈铨),1969年因病去世。

皮影戏的海外研究

《中德文学研究》是陈铠1934年在德国基尔大学写的文学博士论文,首次全面系统地整理研究中国纯文学对德国文学的影响,系统地整理中国纯文学对德国文学的影响历史,中国古代小说、戏剧和抒情诗对德国小说, 全书分为绪论、小说、戏剧、抒情诗和总论五章。 引言部分定义了纯文学的概念,确定了学术研究的指导理论和目的,明确了中国纯文学对德国文学影响的历史背景和研究时限。 胡适和陈铠老师吴宓有矛盾,恨家和乌,他在日记里表现出很大的鄙视:“看陈铠的《中德文学研究》,这本书很差,吴宓擅长的学生这么没用!” 然后嘲笑陈铠不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这可以窥见所谓自由主义者的胸襟。

这里很少提到“中德文学研究”的普遍意义,本书列举了“德国学者对中国灯影戏的研究”一节000多字,也提到卫礼贤、费尔克、阿克等学者对中国灯影戏的翻译和介绍

德国浑思楼在《人们的剧场》中指出:“谈论有声电影的来源,不能不崇拜中国影剧,是开山鼻祖。” 剪影动画的发明者德国洛特·莱尼格尔于20世纪初开始研究中国的影视剧艺术,用其启示拍摄了第一部长的动画。 皮影戏也为中国剪纸电影的创造提供了迅速发展和有利的条件。 四川省文史研究院馆员徐志福是“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陈铠”,1931年,28岁的陈铠在基尔大学学习期间认识了该大学的阿克布教授。 皮影戏是认知中国的极好窗口,所以丙烯布教授想得到来自中国的第一部手皮影戏的资料。 他总是来陈铠家,询问相关情况。 陈琦竭尽所能,不清楚的话写信回国询问,委托他在成都购买关于灯影戏的道具和川剧的书,让阿克布教授进入宝山,高兴了。 他建议与陈铠一起研究灯影戏,由此也打开了陈铠戏的载体,为未来创作中震惊朝野的“野蔷薇”埋下了丰富的伏笔。

上演德语影视剧

1932年11月,陈铠收到了四弟弟陈咏南从成都寄来的灯片。 如何向德国人展示中国的精粹文化? 陈琦决定了自己的导演皮影戏。 送资料的是《打金枝》《借伞》这出戏的皮影,陈铠把故事翻译成德语演出,几十位学者看到这原汁原味的中国皮影,大为中毒。 第二天,同城新闻刊登了陈铠开幕词和戏剧照片。 这是陈铠第一次就任导演,也是他牛刀的小尝试。 在《德国学者对中国灯影戏的研究》中,陈铠谦虚地将这一成绩归功于基尔大学文学剧专业研究院,一个字也与自己无关。

1934年初,陈铠乘船回国,很快投入教育界,但他对皮影戏的研究没有停止。 1935年7月,他写了一篇短论《主动:》,发表在《清华学报》上。 这样的拷贝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至今仍是一个时代的空谷脚音。

1941年,他的四幕剧《野蔷薇》在重庆爆炸性上演。 谁能预料到这几乎是时代为他发掘的陷阱呢? “汉奸文学”的陋习淹没了哲人的道路,从而被万劫的历史绑架了。 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这个尼采主义信徒终于在1969年1月31日去世了。 我当时66岁……。

我记得是明年的春节。 在太湖旁边寻找陈铠先生墓地的未果。 看着烟雾浩然的水面,陈铠觉得必须和侠客离开,民族英烈汉世忠梁红玉,圣女林昭和水相连而住,也许只是出于偶然。 人生就像皮影戏,我们被牵线搭桥演完了各自的一生。 死后的额外荣誉如水影,漂亮,但举不起来。 所以,必须研究一生的戏剧,理解这个浅显的道理。 就像陈铠晚年说的,“制作舞台要注意现实的人生,人生和舞台是分不开的”。 人物简介

陈铠( 1903.11.25—1969.1.31 )四川富顺人。 别名大铠,别名陈正心,笔名t,涛西等。 剧作家。 出身于知识分子兼商人家庭,1921年8月进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班。 1928年8月出国,去美国、德国留学,学习哲学、文学和外语。 毕业后,我去美国留学,去了阿比林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 留学期间受到了尼采哲学的影响。 1933年在德国基尔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探讨中国文学在德国的翻译和传达,是中国文学研究中早期出现的重要比较文学论文。

1934年初回国,同年出版了名作长篇小说《革命前的一幕》和以家乡赵化镇为舞台的长篇小说《天问》。 后来成为“战国策派”的代表人物。 然后在武汉大学、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英语或德语。 书中有《野蔷薇》、《黄鹤楼》、《狂风》、《金指环》、《无情女》、《青蝶》等文学作品。 抗战胜利后,被任命为上海同济大学文学院外文系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陈铠继续在同济大学任教,兼复旦大学教授。 1952年就任南京大学外国语系德语教授,1969年病逝。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陈铨 人生就像一场皮影戏”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68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