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16字,读完约6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5月27日电(记者朱)郭文培)出动10.29亿件防护用品,研制出COVID-19核酸检测试剂盒,并生产出肺炎一号方...作为医药行业的国家队,国药集团自疫情爆发以来并未给予高度重视,而是从药品和疫苗研发、应急生产、医疗救治、综合防护等多方面提供保护,积极抗击疫情。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中,风险管理是灯塔,物质支持是先锋。但是,在COVID-19的肺炎流行中,这两个方面仍需加强。”5月25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视频连线全国人大代表、国药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国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庆明..他告诉记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是世界各国长期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有一些环节需要加强。建议建立综合性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维防控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于清明:构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

这四个缺点需要弥补

余庆明直言不讳地说,在这场“伟大的国家战争流行病”的肺炎COVID-19中,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暴露了公共卫生防控领域的一些不足。特别是在风险管理和物质安全方面,仍有四个不足需要弥补。

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不足。余庆明解释说,例如,在疫情初期,存在信息不全、统计不准确、反应慢、准备不足等问题,风险识别系统没有发挥好“前哨”的作用。

二是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不足,模式单一。“目前,我国应急医疗物资储备资金投入仍停留在10多年前的水平,与经济发展、人口结构、流行病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的频率、特点和损失程度不相适应。”余庆明说,各级物资储备的标准、品种和数量不统一,“财力”不明确,没有资金、产能、实物、技术和信息相结合的综合储备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于清明:构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

第三,紧急医疗物资的调配不协调、不及时。他解释说,面对突如其来的需求和春节假期,供应短缺、生产启动缓慢、产能不足、运输不畅等问题迅速凸显,生产与供应链的协同性差。各级储备信息沟通不够及时,难以形成全国储备品种的联动配置和有效互补。

第四,应急物流管理效率不高。"应急物流指挥能力不足,信息管理水平不高."他解释说,在疫情期间,交通管制措施造成地区间物流不畅,物流成本增加,周转复杂,及时性差。

集合所有力量实施保护系统

“病原微生物和高传染性病毒在未来仍将对人类构成重大威胁。我们迫切需要及时总结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全面构建多方参与、信息透明、反应迅速、行业协调、强有力支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余庆明提出,全面构建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刻不容缓。

那么,什么是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维防控体系?如何具体实施?余庆明告诉记者,要全面建设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维防控体系,重点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疫情处理体系建设,重点加大专项投入,从储备基地、储备模式、大数据管理、通信保障和物流能力建设等方面完善国家应急医疗物资战略储备体系。简而言之,它是“四种结构”。

全国人大代表于清明:构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

建立指挥有力、责任明确、反应迅速的全国立体防控组织。具体而言,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人才和重大疫情处理系统建设,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的高效协调和无缝衔接,完善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判断、评估、决策和防控的协同机制;要统筹兼顾平战结合的双重需要。

建立应急医疗物资多点多库模式。建立多模式的技术、信息、物资、资金和生产能力储备,完善储备品种、规格、数量、时间和更新的标准体系。俞庆明表示,可以增加中央储备、地方储备和个人化储备预算,落实地方政策,选择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的地区,投资或与重点企业签约一批国家和地区的应急医疗物资和原材料生产储备基地,实现多点存储,全面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于清明:构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

建立应急物资智能供应链平台和应急通信支持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包括事件预警、应急需求、技术研发、生产与需求对接、质量监管、物流与运输、全追溯在内的应急医疗物资智能供应链平台和应急通信支持系统,使政府、上下游行业和医疗机构能够及时掌握信息,原料、生产、流通等各方能够高效衔接、有机衔接、稳定运行、动态调度生产、保障供应

全国人大代表于清明:构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

建立应急物流指定机构和专业队伍,加强应急演练。依托布局完善、覆盖全国的国内医药行业重点企业,建立权责集中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建设流程紧凑、协调性强、准确性高、时效性强的专业应急物流团队。

在谈到具体实施时,余庆明表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维防控体系需要系统、产业资源、人力和信息技术的协调支持。

在制度支持方面,要建立相关的制度机制和组织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储备基础,扩大储备模式;

在产业资源方面:要联合政府、行业、医药等相关方,利用大型龙头企业的商业网络资源,发挥产业链的主导作用,增强从R&D、生产到流通的产业协同;

在人力方面;要加强专业物流人员和其他队伍建设;

在信息技术层面,需要通过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构建指挥调度平台和智能供应链系统。余庆明表示,5g和人工智能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新的基础设施。未来,医疗器械行业仍将是一个朝阳产业,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三个“向上”的灵魂不停地领导着这场斗争

医疗设备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关系到国计民生。“在COVID-19肺炎的国际传播过程中,国内企业积极支持,大量口罩、防护服、呼吸器和监护仪出口海外,赢得了世界的高度赞誉。在此过程中,中国医疗器械也提高了在海外市场的声誉,并将对未来医疗器械出口贸易产生积极影响。”展望未来,余庆明表示,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行业,需要不断创新。这就要求从业者保持奋斗、学习和创新的激情。为此,他提出了三种“向上”的领导和奋斗精神。"向上在于奋斗,向上在于学习,向上在于创新."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全国人大代表于清明:构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9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