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6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5月,中国汽车生产和销售继续下滑,当月生产汽车184.83万辆,同比下降9.93%,同比下降21.16%;销售汽车191.26万辆,同比下降3.43%,同比下降16.4%。

在逆风市场环境下,对自有品牌汽车的影响不可低估。去年,中国品牌汽车占乘用车销量的43.09%,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今年1-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333.46万辆,同比下降23.25%,占乘用车总销量的39.7%,低于40%的市场份额红线。

在此之前,从2015年到2017年,中国品牌汽车的销售比例一直在上升。随着市场份额的萎缩,一些竞争力有限的自有品牌面临着市场边缘化的不利局面。一些品牌的销量下降了60%以上,消费者的注意力持续下降。

如果我们只把我们自己品牌市场的不良表现归咎于汽车市场环境,那还是有偏见的。因为即使“蛋糕”缩小了,不同汽车的销售比例仍然会改变。根据5月份的数据,在乘用车中,德国车和日本车的销量分别为38.27万辆和37.2万辆,分别占乘用车总销量的24.51%和23.83%。其中,在汽车市场的逆风下,日本汽车的销量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其中降幅最大的是韩国汽车。在1月至5月的数据中,日本汽车的销量也呈上升趋势。

生产观察:如何突破自有品牌汽车的潮流

为什么自有品牌汽车在市场竞争中输给了日本汽车?

在不利的汽车市场环境下,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口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即消费者有“低成本产品偏好倾向”。自有品牌汽车和日系车在这方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论他们面对什么样的消费者,他们提供的产品价格总是低于其他国家的品牌。显然,日本品牌很好地利用了“口红效应”,这样销量不会下降,但份额会增加,但独立品牌不会。

生产观察:如何突破自有品牌汽车的潮流

为什么消费者有“低价产品偏好趋势”,但他们仍然不愿意选择同样低价的自有品牌汽车?

事实上,在现有的工业生产条件下,造一辆汽车并不难。然而,汽车产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系统,它不仅涉及上下游产业链,从先进的研发到精密生产,从市场细分到销售管理到售后服务,构成了一套复杂的运营管理体系。此外,该系统应随着汽车技术、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更新,以应对不同条件下的外部环境和横向竞争。这正是独立品牌企业的缺点。

生产观察:如何突破自有品牌汽车的潮流

在燃料消耗、修理和维护成本方面,日本汽车被认为具有优势,这一优势的背后是其R&D和精炼生产能力的体现。遍布城乡的4S商店不仅构成了他们的销售体系,而且还是一个后期服务体系,后者的经营效率并不比前者弱。

自有品牌汽车公司必须认识到,大多数消费者不会在一线城市的低端汽车上安装来之不易的铁板,他们的主要市场应该是二线和三线城市以及中小城镇。然而,如果你只需要增加一点甚至没有支出,你可以购买其他品牌的汽车,更好的质量,更好的消费体验,更低的运营费用和更方便的售后服务。消费者会选择自己的品牌来节省一点开支吗?

生产观察:如何突破自有品牌汽车的潮流

如今,汽车市场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牌。在新能源和高排放标准方面,一些国外品牌已经提前积累了相应的技术,所以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应该有所准备。否则,没有人能保证40%市场份额的红线能否收回。(赵昂)

:张嘉诚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生产观察:如何突破自有品牌汽车的潮流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qc/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