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5字,读完约4分钟

12月28日,第11届中国创新论坛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技术革命下的网络经济”。

论坛由《中国科学报》、中国先进科技中心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北京大学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创新智库支持。

来自相关大学、科研机构和新闻媒体的近100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探讨了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中国互联网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和新视野。

在论坛上,如何看待企业公关战中的“从头开始”、“打击美国”等竞争行为,对良好的监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引起了众多专家的热烈讨论。在互动讨论期间,论坛嘉宾与媒体记者和其他与会者就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互联网的发展和监管以及如何提高科技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关于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中国科学技术杂志》社长兼总编辑赵岩介绍了该报今年推出的“两种文化对话”栏目,该栏目旨在纪念英国科学家斯诺1959年提出“两种文化”60周年(即人文学者与科学家的文化分离),在过去的一年里,吸引了20多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科学杂志社长兼总编辑赵岩在论坛上发言

赵岩说,由此可见,60年前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的分离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新科技革命和网络经济的命题下,谈论两种文化的协同甚至人文精神的缺失。

赵岩在谈到自己发展网络经济的亲身经历时,首先认为应该肯定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特别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

他认为,网络经济对人类社会,尤其是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需要正视,但这些问题不应被过分放大。

其次,互联网监管应该是好的,也就是说,它应该是适度的,而不是过度的。

如果监管不到位,或者监管过度,导致行业死亡,那么为人类创造福祉的目的就无从谈起。监管应在政府、公众和互联网企业之间发挥高度的协同作用,实现建设性监管、适度监管和良好监管,使互联网经济做大做强。

此外,他认为互联网企业的自我净化机制应该得到认可,企业间适度竞争的他律应该被允许,比如容忍几年前互联网企业公关战中的“从头开始”、“打美国”的现象。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在论坛上致辞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奇说,不同的人对科学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科学家有责任发现世界上的新现象和新规律,创造新工具。

科学家的工作是发明“锤子、剪刀和布”。既然科学是一种工具,人们就用它,它里面有人文精神。科学家发明工具,如何使用它们是社会、政府和企业的事情。

他认为科学是用来为人类服务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是社会科学家和人文科学家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地方。

因此,在未来的世界里,科学家需要创造一个新的知识体系,而人文主义者和社会学家需要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的制度体系和文化体系。只有通过相互合作,他们才能建立一个光明的未来。

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邱银根在论坛上发言

关于互联网的发展与监管的关系,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邱同意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但不能超越监管职责和法律权限,不能任意展示或滥用权利,否则本身就是违法和邪恶的。我们不能用恶来解决恶的问题,我们只能用善。

他认为,处于前沿的网络经济监管仍存在标准设计不足、甚至盲点和巨大风险。仅仅依靠政府和学者的良知是没有用的。要把政策和技术结合起来,加强监管,加大打击力度。

他认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如“从头开始”和“去美国”,是不公平的竞争。今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版将更加严厉地打击不正当竞争。

他认为,中国目前的互联网经济实际上非常健康,势头非常好。互联网监管需要将政策和技术结合起来,以确保互联网经济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建、北京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肖、、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许宝军分别在论坛上致辞。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新科技下互联网经济”论坛 专家热议“打美办”“打头办”现象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1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