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4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3日电据全国城市农民中心联合会报道,北京许多农贸市场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控制COVID-19肺炎疫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全国城市农民中心联合会发布了《关于做好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通知》,强调农产品批发零售企业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强化全体员工的防控常态化意识,细化具体措施,落实人员责任。我们也要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及时调整相应的防控措施。
在北京市昌平区水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昌平区市场中心党支部设立了一个专班,24小时控制进场情况。业务部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班,每天为所有在现场工作的家庭测量两次体温,并进行登记;安检部门应对所有进入市场的车辆进行登记,进入市场的购物者必须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测量,并扫描北京健康宝的代码。体温异常(超过37.3度)和北京健康宝代码异常者禁止进入市场。
为加强市场消毒工作,专项小组还严格执行“一日三次消毒”机制,安排专人每天对交易大厅、仓库、售货亭、公厕等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消毒,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消毒;对地面作业的垃圾进行分类管理和清理,不留死角。
此外,作为稳定价格的重要环节,市场中心党支部还安排专人对农产品的每日上市和价格进行汇报,并撰写农产品异常波动的分析报告,以确保数量和价格的一致性,分析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安排专人对市场作业区的卫生状况、一米购物、戴口罩和垃圾分类进行监督检查,巩固防控成果。
面对一再发生的疫情,北京西南郊区的肉类和水产品市场立即按照北京市的疫情防控要求,恢复了“二级防控”标准,要求所有进出市场的车辆和人员在进入市场前测量体温,并出示健康宝贝进行登记。为防止疫情蔓延,西南郊区市场立即联系专业消毒机构,按照新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消毒指南》对9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进行彻底消毒。
此外,为了确保市场人员的安全,西南郊区市场联系了核酸检测机构,在市场内进行集中核酸检测。通过积极的组织和协调,仅在两天内就对市场上的2700多名商人和雇员进行了核酸检测。除了检测人员之外,市场还专门对环境进行采样,以便对人和物进行预防和控制。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强调,农产品批发零售企业要实施对外防御输入战略,及时掌握人员和商户的流动情况,根据本地区的要求,做好高风险、中风险地区和海外人员的健康管理工作。
在市场上设置洗手设施或提供一次性消毒产品。市场应引导员工和商户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时必须戴口罩。每天对市场公共设施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对垃圾箱、厕所、通道、客货梯、肉类和排水沟渠等区域进行重点消毒,及时清除市场垃圾。
自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针对疫情期间防疫产品和民生商品的价格秩序维护、质量安全监管、物流和市场供应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保价、保质、保供”(以下简称“三包”)行动,倡导疫情期间企业诚信自律,积极承诺:持续供应、不降质、不涨价。截至3月底,参与“三包”承诺的企业数量达到16000多家,30多家门店参与。
作为“三包行动”秘书处,为了保持和发扬“三包行动”凝聚的激情,进一步优化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责任,中国经济网与“三包行动”主要参与企业拟联合发起“中国食品安全联盟”。这一举措很快在业界形成了共识。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守护民生“三保”有我#强化市场消杀监控商品价格 北京市多家农贸市场开展疫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32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