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3字,读完约4分钟
共享自行车的精细化管理正在得到加强。在最近闭幕的全国地方人大会议上,共享自行车的监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对于用户规模为2.21亿、增长率为108.1%的共享自行车市场,第二次洗牌阶段不仅考验了监管的精细化治理水平,也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共享自行车酝酿新一轮监管政策
自从去年在国家层面引入共享自行车政策以来,本地版本的共享自行车管理政策也进入了密集发布期。
最近,陕西、北京、临沂、广州、厦门等省市相继出台了共享自行车管理条例,控制总量,遏制共享自行车的野蛮增长已成为共识。例如,厦门市在《关于规范网络租赁自行车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据科学测算,厦门市合理的共享自行车数量约为15万辆。广州市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广州市发展网络租赁自行车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车辆投放企业必须在依法设立的银行机构设立用户资金专用账户,确保用户资金安全,并按约定及时返还。
在地方两会上,共享自行车的标准化管理也成为焦点问题:将其纳入城市交通发展的全局,补充和促进城市公共交通;政府将尽快研究和引入共享自行车管理标准和规范;建立信用信息系统,加强对企业和骑车人的约束已成为共识。可以预期,共享自行车的监管政策将在未来进一步规范化和合法化。
在严格监管的同时,创新管理模式也是解决自行车共享问题的重要途径。据了解,深圳市计划实施共享自行车登记许可管理模式,实现科学调控市场容量,杜绝无序竞争,为下一步通过电子手段规范用户停车行为,打击恶意损坏、丢弃和擅自占用共享自行车等违法行为提供保障。
第二次改组仍在继续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第41次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国内共有自行车用户达到2.21亿,占网民总数的28.6%,用户数量在半年内增加了1.15亿,增长率为108.1%。
如此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巨擘的涌入。在经历了2017年的存款危机和企业倒闭后,共享自行车市场将在2018年进入生态竞争阶段。
今年年初完成对小榄自行车的收购后,滴滴加快了自有共享自行车的布局。1月25日,滴滴共享自行车平台在成都启动,自主经营的共享自行车品牌青菊自行车启动。31日,滴滴自行车在东莞和佛山推出。至此,滴滴出行拥有了青色、橙色、黄色和蓝色的自行车。
滴滴的强势进入引发了共享自行车市场的新一轮洗牌。一方面,在彩虹战争中形成的奥弗和莫比克争夺霸权的局面可能演变为前三名的生态竞争。作为旅游领域的领导者,滴滴出行的最后一英里的布局势在必行,这也是其三维旅游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滴滴已经成立了一个代号为黑马的业务部门,并试图分享电动汽车和共享汽车。Ofo和mobike也扩展了他们在旅游领域的布局,并开始涉足共享汽车和其他业务。
另一方面,在存款风暴之后,巨头们倡导的无存款循环模式正在成为行业主流,迫使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探索新的盈利模式。这将对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治理,大数据打破了信息孤岛
中国信息与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共享自行车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以发明专利快速增长为代表的共享自行车产业已经从快速扩张期转变为稳定增长期,技术创新能力在产业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共享经济的本质在于信息和数据的有效流通。面对自行车共享带来的城市管理和商业模式问题,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创新提高效率、消除牵制、节约资源、打破信息不对称、探索政企共治,必将成为市场发展趋势。
1月1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推出了面向政府部门和企业开放的共享自行车监管平台。第二天,ofo宣布推出新的奇异城市慢行管理平台,向政府开放大数据信息,与政府携手实现共享自行车城市运营的科学管理;Mobike还宣布开放海量出行大数据,在确保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与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共享自行车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在城市规划、绿色出行、可持续交通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负责编辑:行政)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共享单车二次洗牌 考验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4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