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7字,读完约3分钟

从过去的“从水到油”的骗局和各种“纳米”产品,到今天的产品包装或一些高科技概念的商业解决方案,这种“软糖”需要我们擦亮眼睛

不久前,一条关于北斗的新闻引起了公众舆论的关注。据一些报道称,北斗地图应用预计将于5月1日上线,其导航功能可以精确到1米以内,并且可以清晰定位特定车道。一些报道以标题“中国北斗将从5月开始用于导航”作为补充。有一段时间,北斗地图应用形成了浏览在线新闻的趋势。之后,一些专业人士传言“北斗地图”的说法是一个骗局,这位官员迅速利用新媒体渠道,将北斗的科普知识推给人们看和听,最终平息了以北斗名义进行商业投机的事件。

少拿高科技当名头搞“忽悠”(科技杂谈)

作为一项高科技,北斗是众所周知的,但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它的技术特点。北斗系统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其功能是定位、导航和授时。它类似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并具有发送信息的短消息功能。北斗系统可以为电子地图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但当它被称为北斗地图时,容易产生误导。因为导航卫星只能提供定位,所以只有遥感卫星可以帮助生成地图图像。

少拿高科技当名头搞“忽悠”(科技杂谈)

长期以来,北斗系统强调“造在天上,用在地上”,这意味着向全世界提供导航和定位能力。欢迎大家利用这一能力开发和使用北斗相关应用。因此,北斗系统没有独家代理,也没有代表国家北斗的某个制造商的形象。也就是说,即使“北斗地图”存在,它也只是一个企业的产品,不能代表北斗系统。北斗系统和从事北斗系统开发的制造商是两码事。

少拿高科技当名头搞“忽悠”(科技杂谈)

此外,北斗系统自建设以来一直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理念。北斗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卫星导航系统,其目标是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服务。一方面,我们必须自主开发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牢牢掌握主动权;另一方面,世界上主要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是兼容和互补的,这样用户可以有更好的体验。例如,许多手机通常与北斗和全球定位系统兼容,而不是有一个或另一个,有你没有我。

少拿高科技当名头搞“忽悠”(科技杂谈)

随着我国北斗系统建设水平的提高,北斗融入生活的程度越来越深,其应用和产业也在不断提升。借用北斗头衔的炒作,像北斗地图这样的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且可以想象这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了。例如,一些制造商以前将自己包装成北斗系统的直接代理商,甚至在去年还出现了“北斗茅台”这样一出令人发指的闹剧。

从当年的“水油”骗局和各种“纳米产品”,到带有高科技概念的产品包装或商业方案,这种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软糖”需要我们擦亮眼睛。同时,媒体、专业人士、科技界等各方要形成科普和知识传播的合力,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养。

《人民日报》(2018年4月23日,第20版)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少拿高科技当名头搞“忽悠”(科技杂谈)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45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