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10字,读完约7分钟
“雪龙”极地科研船在中山站附近卸下了材料。
照片由中国极地研究所提供
探险队为恩克斯堡岛新车站的地基铺设作业卸载了材料。
照片由中国极地研究所提供
经过160多天的风浪、冰雪,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任务,于4月21日乘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返回上海。
逐步完善的空导航网正在改变中国的南极考察模式
一个300多人的团队总航程近4万海里。第34次南极考察围绕“雪龙探险”项目建设和南极环境运行调查与评价两大任务,成功完成了62项科学考察任务和22项考察保障任务。本次调查在南极不同区域开展了海陆空三维协作调查,取得了一系列开拓性成果,为中国南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令人兴奋的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研究站的进展。中国有四个南极研究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分别位于西南极乔治王岛、东南极拉斯曼山和南极冰盖的中心。前两个站是冬季站,后两个站是夏季站。“南极洲的罗斯海地区不同于现有四个研究站所在的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更具有差异化的科研价值。”第34次南极考察领导人杨惠根认为,随着中国南极考察的深入,在对现有科研布局进行有益补充的基础上,在罗斯海地区建立第五个南极研究站势在必行。
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探险队成功地在原始而荒凉的恩克斯堡岛登陆,并为新空间站项目的建设进行了准备工作。队员们在岛上部署了3台重型工程设备,进行了站区勘察,完成了新站营地、道路、堆场和临时码头的建设,搭建了观测棚进行企鹅调查和栖息地环境监测,为新站建设选址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第五个南极研究站的建设树立了里程碑。
取得的显著成就包括成功实施了中国首次南极海洋和陆地环境业务调查。“所谓业务检查是指长期的、连续的检查工作。那些关系到人类共同命运的重大科学问题,仅靠研究“孤独的山峰”和“成就的碎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加连贯和全面的科学数据支持。”杨惠根说,只有更好地了解南极,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南极。
这次商业调查的结果非常丰富。例如,在南极水域首次检测到微塑料。"这表明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塑料污染已经渗透到了南大洋."杨惠根解释道。考察队首次对西部阿蒙森海5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海洋台站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5个区段的37个台站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多学科综合调查。其中,沿西经126°的a2剖面与b2剖面相连,横跨12.7个纬度,总长1420公里,是中国南极考察史上最长的全深度海洋综合观测经向剖面。探险队还对罗斯海进行了第一次环境调查,覆盖了1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精确测量了6000平方公里的海底地形。
另一项重要进展是空支持的南极研究航行。逐步完善的南极空导航网正在改变中国南极考察的模式。在此次调查中,“雪鹰601”固定翼飞机首次投入使用,共完成80次起降、航行空调查、国际合作和运输保障任务,固定翼飞机首次搭载大型人员进出南极中山站。“雪鹰601”已完成19次飞行观测,累计飞行超过45000公里。观测区域覆盖了南极的冰架系统、冰下山脉、冰下湖泊和深峡谷系统,并完全获得了高质量的导航/冰雷达和导航/冰雷达。
探险队还在南极洲的王茂林角与新西兰合作,实施了保护南极洲百年历史遗址的修复项目。
恶劣和极端的自然环境带来了许多挑战,适合科学研究的时间是短暂而宝贵的
站在世界的尽头,南极美丽而危险,恶劣而极端的自然环境给科学研究带来许多挑战。适合人类探险的时间窗集中在当地的夏季,这是短暂而宝贵的。
到目前为止,第34次南极考察队副队长夏利民对登陆恩克斯堡岛印象深刻。当他们第一次到达时,他们被一块漂浮的海冰挡住了,这阻止了船的着陆。在匆忙中,队员们利用天然冰面作为转运平台,并在直升机的帮助下向岛上运送了一些设备。到第二批到达时,阻挡卸货的海冰已经基本融化,三架重型工程机械顺利着陆。“尽管这个原始而荒凉的岛屿到处都是砾石,场地也是坑坑洼洼的,但27名探险队员克服了低温、冻土、风暴、强烈的紫外线和有限的设备等困难,利用南极洲极端阳光的有利机会与时间赛跑。只花了25天就完成了最初计划的50天工作。”夏利民说。
阿蒙森海域的调查工作也可以称得上惊心动魄。第34次南极考察阿蒙森海洋考察队队长何剑锋回忆说,极夜将至,夜已黑,漫天飞雪,风浪大,气温骤降。雪龙船前后受影响的气旋有7个,最大风一度达到11级。然而,为了确保测量部分和测量站的完整性,队员们坚持在4米的波浪下工作。何剑锋说,在精心组织下,全船根据天气和冰情及时调整了船舶航行和站场计划,充分利用了天气窗口和作业船,安全、顺利、优质地完成了所有计划任务,积累了我国在南极恶劣海况下作业的经验,创造了中国南海调查史上的奇迹。
探险队也被海冰围困了近100个小时。当雪龙船完成罗斯海任务的第一阶段并离开新站前往王茂林角时,它遇到了两次间隔6小时的强气旋的影响。在龙卷风中,能见度不到100米,雷达无法识别冰山和水道。“被困的第三天,作为组长,我的心理压力变得更大了。我不清楚气旋的后续发展。我担心整艘船的安全,担心影响科研进程。”杨惠根说,通过加强天气和海冰的科学观测,雪龙船及时捕捉到了一个稍纵即逝的天气窗口,最后,在第三次气旋到来之前,雪龙船奋力冲破了连续不断的海冰。“在整个科学检查结束时,没有队员受伤,也没有设备丢失,这是我最满意的地方。”杨惠根感慨。
除了体育馆、篮球场和其他活动,船上还有一个“移动的”南极大学
南极的风景奇妙而美丽,有纯净的天空空,水晶冰山,壮丽的极光,愚蠢的企鹅...人们在大自然中受到熏陶和洗礼。"在如此纯净的土地上,仍然有最纯净的灵魂."郭靖,第34次南极考察队员。
这里有一颗真诚的职业之心。工作环境越艰苦,就越能考验一个人的责任感。第34次南极考察队员秦说:“在阿蒙森海考察期间,那里的气候非常恶劣。”我在值班室看到科学家们在暴风雪中一点一点地将一根很长的电缆放进海里。为了在这一点上得到数据,我们必须坚持,不管我们有多累多苦。由于热爱科学和对专业的敬畏,每一个探险队员都不求名利,努力工作,坚守岗位。”
这里有团队合作的热情。郭敬学记得一件小事。在固定翼飞机的操作中,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包括车辆驾驶、直升机挂钩、通信协调、数据预处理等。劳动强度越大,就越需要良好的饮食。但是,由于人力有限,你不能安排专职人员做饭,所以他们都计划吃零食。“但令人感动的是,每一餐都会有一位志愿者厨师为大家准备一份简单的饭菜。例如,队员曹玉华在油桶之间的空隙为每个人做了一份炒饭,队员侯昌伟在鹤之间的空隙为每个人做了一碗面汤。”郭靖说,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每当到了关键时刻,每个人都不会区分你我。他们必须一起工作,一起吃饭。
为了减轻航行的痛苦,探险队安排了各种文化和体育活动。根据秦婷的说法,除了开放体育馆、篮球场和其他场地,节日期间还会组织小型聚会。与此同时,船上还有一所“可移动的”南极大学。船上各行各业的专家下班后给整艘船上举办不同主题的讲座,涉及南极科普、医疗保健、摄影分享等。在南极研究站,随着硬件设施的完善和网络条件的改善,探险队员现在可以生活得更舒适,更方便地与几千英里外的亲属联系。
《人民日报》(2018年4月24日,第12版)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海陆空协同,认识南极更立体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45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