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45字,读完约10分钟

苗伟指出,解决中国制造业核心技术短板问题的关键在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同时,加强国家战略导向,引导更多创新要素解决核心技术关键问题,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以下是全文:

加强关键技术研究,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进展,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然而,中国制造业虽大但不强,许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缺乏并没有根本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到、赢不了的,只有自己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今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时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自主创新,增强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当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关键技术研究突破,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部长苗圩《求是》撰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一个

加强核心技术研究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势头的任务日益紧迫。与此同时,空全球科技创新密集而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加速了全球创新地图的重构和全球经济结构的重塑,各国围绕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竞争日益激烈。

工信部部长苗圩《求是》撰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加强关键技术研究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国际经验表明,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是制造业走向中高端的根本途径。自20世纪以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之所以长期保持制造大国的地位,根本原因在于在设备、材料、信息和生物等关键领域始终保持核心技术的领先地位。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症结在于核心技术积累不足,严重制约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然而,中国要在通信设备、高速铁路和核电领域实现快速发展,最重要的经验之一是专注于核心技术,并进行持续的研发。以移动通信为例,在2g时代,中国企业很难掌握核心技术,只能被动跟随;在3g时代,中国提出的td-scdma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标准,从零开始在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在4g时代,中国推出的td-lte已经成为世界两大主流标准之一,基本实现了与外国企业的并行运营。

工信部部长苗圩《求是》撰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加强关键技术研究是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起点。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寻找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新动能首先来自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而新兴产业通常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和大规模商业化的直接结果。20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危机后,美国加快了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创新突破,实现了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和“新经济”的崛起,率先走出低谷,重新拉开了与其他国家的距离。目前,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物联网、区块链、新材料等领域显示出革命性突破的迹象,这可能导致若干领域的大规模系统性突破。世界正进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推动和培育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新兴产业。同时,新的动能也来自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了赢得市场竞争,振兴传统产业,必须加强关键技术和先进工艺的高端转化以及相关工艺、产品和模式的创新,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不断向高端水平迈进。

工信部部长苗圩《求是》撰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加强关键技术研究是确保工业安全的关键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技术是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最大的生命之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发达国家对一些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实施出口管制。在中国,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互联网、高端生产设备和新材料等许多领域都存在潜在的工业安全风险。相关制造业不仅面临低端锁定困境,而且产业链安全和供应链安全也无法保证。例如,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中,进口芯片、软件和控制系统被广泛使用,一旦被卡住,就很难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国防科技工业来说,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要突破制约武器装备发展的瓶颈,必须大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工信部部长苗圩《求是》撰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核心技术创新的突破应解决四个方面的主要制约因素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的现代工业起步较晚,积累较少,基础薄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国家,基本上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好不好”的问题。中国制造业要真正走上高质量的发展道路,就必须抓住解决核心技术关键问题的“牛鼻子”,加快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补短处,补薄弱环节,补空白,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多年来,我们在解决核心技术的关键问题上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我们仍然面临许多限制。

工信部部长苗圩《求是》撰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首先,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不足。基础研究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是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动力,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但原始创新能力仍然薄弱,基础研究的不足依然明显。其中,基础研究的低意愿、低投入和弱能力是重要原因。中国企业的研发支出占社会研发支出总额的近80%,但主要用于应用技术研发。过去十年的统计显示,中国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资仅占其R&D投资的0.1%,占全国基础研究总投资的1.5%,而美国、日本和欧盟的企业约占基础研究总支出的20%。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不高,导致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缺乏动力、进展缓慢、效果不佳。

工信部部长苗圩《求是》撰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二是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不足。关键共性技术具有基础性、关联性、系统性和开放性,属于赛前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影响深远。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通常是国家技术创新政策的核心内容。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关键共性技术多元化R&D创新体系尚未建立,组织机制不完善,政策支持不连贯,资金不足,平台运行不理想,成果共享和推广应用机制亟待完善。

工信部部长苗圩《求是》撰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第三,产学研合作创新不到位。产学研合作创新可以加速技术突破和产业转型,也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产业分工的日益细化和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创新链中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用户之间的协同创新成为常态,这对缩短R&D周期、降低R&D成本、加快新产品进入市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和深度融合不够,科研院所和高校的R&D创新活动没有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仍不突出,大量创新成果仍停留在论文和专利阶段,尚未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上技术市场发展滞后,高校和科研机构更倾向于成立自己的公司来转化成果,而不是将成果转移到相关企业进行推广应用,这影响了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

工信部部长苗圩《求是》撰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第四,创新人才的制约日益突出。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人才济济,但高精度人才,特别是从事核心技术研发的创新型人才仍然短缺。受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的挤出效应和虹吸效应影响,高端R&D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纷纷流出制造业,对制造业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带来了巨大影响。根据相关大学发布的年度就业质量报告,金融业是名牌大学毕业生的首选。在实践中,R&D制造业高端人才缺口较大,进一步提高了R&D活动的劳动力成本,抑制了企业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的动力和能力。

工信部部长苗圩《求是》撰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准确把握和牢牢把握推进核心技术研究的政策重点

要解决中国制造业核心技术短板问题,关键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要坚持着眼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着眼产业链关键环节,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领先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突破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引导企业加强R&D研究和应用推广;坚持融入全球产业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技术创新;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相结合,发挥市场在技术研发方向、路径选择和各类创新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国家战略引导,引导创新要素加大对核心技术研究的投入,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工信部部长苗圩《求是》撰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建立和完善基础研究支持系统。将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的前瞻性部署,促进不同领域创新要素的有效对接。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引导具有突出技术能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加大中央政府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完善技术创新基金运行机制,引导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强转制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引导有条件的科研院所更加注重科学前沿和应用基础研究,打造引领行业发展的原创创新高地。我们将继续完善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分类和评价机制,为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一生只做一件事”提供必要条件。

工信部部长苗圩《求是》撰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建立和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按照“一清四优”的思路,明确了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功能定位,建设了一批制造创新中心。创新中心应强调市场化,以资本为纽带整合资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要突出协同效应,搞好产业创新联盟建设,使其成为辐射带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要突出产业化,弥补从实验室产品到生产线产品在工艺、特殊材料、特殊设备、标准和检测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和弱点。要突出可持续发展,通过技术服务、产业孵化、知识产权运作等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基于自我造血的循环发展。同时,推进国家和省级创新中心建设,构建多层次、网络化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工信部部长苗圩《求是》撰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建立和完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继续完善产业与科技的协同对接机制,围绕制造业核心技术创新突破需求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入龙头企业机制,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联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开展核心技术研发。充分利用第一套和第一批劣质政策工具,促进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在应用中的不断迭代和改进。面对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构建快速审查、快速维权、快速维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效加大知识产权侵权处罚力度,为产业协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工信部部长苗圩《求是》撰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建立和完善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创新培养机制和模式,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高素质技能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工匠精神和创业精神,建设一支能够满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在中国优势科研领域建立一批科学家工作室,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国际视野的战略科学家。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整合各类人才计划,突出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从事核心技术研发的领军人才被赋予创新活动的主导力量和控制创新成果的权利。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有利于高端人才创新的评价标准和体系。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完善高端人才收入分配、户籍、医疗等激励政策。

工信部部长苗圩《求是》撰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资料来源:《求是》杂志,2018年第14期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工信部部长苗圩《求是》撰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49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