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38字,读完约2分钟
9月3日,新学期伊始,在四川省大凉山昭觉县庆恒乡麻竹村的学前教育点,一群五六岁的彝族儿童围坐在电脑前,轮流在麦克风前朗读课文。鉴于孩子们不时发出的“走调”口音,电脑里的“老师”一字不差地纠正了它,教室里爆发出阵阵笑声。
这位“活在电脑里”的老师是“人工智能教师智慧教育”慈善项目组送给大梁山孩子们的开学礼物。
凉山是中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长期生活在山区的彝族,由于普通话水平低,在转移就业、输出劳务、理解和执行政策、融入现代社会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
以昭觉县为例,彝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98.1%,普通话在当地农村人口中的普及率极低。
“我们在赵珏的调查中发现,由于幼教师资匮乏,教师流动性大,一些教师的发音不规范,普通话教学面临很大困难。”“人工智能教师智慧教育”开发团队负责人说。“针对昭觉县的实际需求,我们为当地儿童量身定制了智能系统,并深度集成了语音识别和语音评估等技术。它不仅能实时智能地评估和纠正发音,还能提供拼音、词汇、语法等。教书。”
该系统还收录了大量常用的地方词语,包括称谓、动物、植物、彝族菜肴、彝族服饰、礼貌用语等。常用词以“图片+彝汉双语发音”的方式显示,简单易懂,一目了然。
为了保证孩子的学习,项目组还为昭觉县124个没有上网、缺乏视听设备的教学点提供了一整套学习设备,并在电脑上预设了相关课程和普通话学习软件。
“人工智能老师的到来意味着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专属的普通话老师,比我们更专业。”昭觉国家小学的老师李秋说。
项目负责人表示,教孩子普通话只是“人工智能教师智慧教育”工作的第一步。未来,该项目还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向大梁山的孩子们提供高质量的各年龄段的教育资源,如中文、数学和英语,以帮助当地的教育发展。(新华社记者吴光宇)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彝族娃跟着AI学普通话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52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