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74字,读完约8分钟

让减税“红包”准确落入囊中

从明年开始,儿童教育、重大疾病医疗保健和老年人支助方面的支出可以从个人税收中扣除,并将一步到位地进行六项特别扣除

11月4日是《个人所得税特别附加抵扣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的截止日期。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的同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还召开了几次座谈会,面对面地征求纳税人和金融专家的意见。

作为此次税制改革的一个亮点,六项特别附加扣除能为纳税人减少多少税收负担?在实践中,演绎怎么可能更简单更容易呢?我们的记者进行了采访。

减税力度很大

六项特别附加扣除一次性推出,预计纳税人月收入1万元将免税

"特别附加扣除计划一宣布,大家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六个扣除项目上。"陈豪是北京东城区一家公司的人事经理。自10月20日以来,她一直忙于回复公司同事的各种咨询。“他们都在询问税收的特别扣除。每个人都损失了很多税收。”

自10月1日起,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中的部分减税措施已进入实施阶段,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月提高到5000元/月。当许多人还沉浸在增收的喜悦中时,第二波税制改革——特别附加税暂行办法于10月20日公开征求意见,引发了新一轮减税的热烈讨论。

根据暂行办法,新的专项税收减免包括六个方面:

-儿童教育。纳税人子女的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费用,按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继续教育。纳税人的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费用,在规定期限内可按每年4800元或3600元的固定费率扣除。

-重病医疗。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个人医疗费用超过15000元的,可以在每年60000元的限额内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纳税人或其配偶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费用可按每月1000元的标准扣除。

-房租。纳税人及其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在主要工作城市租房所发生的租金费用可根据所租房屋所在城市的不同从每月800元至1200元中扣除。

-支持老年人。供养60岁以上(含60岁)父母的纳税人按一定标准扣除。独生子女纳税人每月扣除2000元。

对大多数人来说,有四个项目可以同时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租金或抵押贷款利息,以及赡养老人而不产生非日常费用,如大病医疗。这意味着从明年1月1日起,在提高起征点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可以再扣除4600元。

陈欣还为自己算了一个账户:家里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每月可以扣除2000元,他们的父亲已经60岁了。作为独生子女,他们每月可以扣除2000元。住房抵押贷款利息每月从1000元中扣除,已经可以享受5000元的特别附加扣除,加上5000元的起征点,即扣除“三险一金”后,

税制改革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公众对六项特殊扣款的认可度很高,认为扣款范围和扣款标准超出预期。“六项扣除同时推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减税的红利,使社会能够充分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财政部税务总局局长王说。

“这六项特殊扣除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税制改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是迈向全面税制的关键一步。”CPPCC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表示。

“宽”是一般原则

考虑到不同纳税人的负担,税收更公平

“特别附加税是此次税制改革的最大亮点和最大难点,也是确保明年新税法实施的关键环节。”财政部副部长程立华表示,特别附加税政策涉及面广,具体情况非常复杂,对税收征管、税收遵从和政府管理都是一个重大挑战。

在目前征管的配套条件下,很难制定出一个完全公平、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方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设计具体制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公平合理、简单易行、循序渐进、切实减轻负担。

目前,《暂行办法》体现了享受的原则,大部分都采用了定额扣除的方式,即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按照定额标准享受扣除,这样既让纳税人充分享受到减税奖金,又方便了以后的纳税操作,让普通老百姓看得清楚,税务部门也容易实施。

例如,儿童教育从学前教育到博士教育被扣除,几乎所有3至30岁的儿童教育都被覆盖,这使大多数家庭能够充分享受减税。

另一个例子是供养父母,只要家庭中有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子女无论户籍如何,都可以享受相应的扣除。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老人的子女已经去世,他们的孙子女实际上承担了赡养老人的义务,也可以享受赡养老人的特别附加扣除。

“与单纯提高起征点相比,这种特殊的扣除改革充分照顾了不同纳税人的实际负担,可以使减税红包准确落入囊中,使税收更加公平,促进子女教育、学习和教学的实现。医疗、生活、生活、养老等民生目标。”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认为。

虽然特别附加扣款不小,但仍有纳税人不满:“北上广的价格太贵了,按揭利息的扣款每月只有1000元。是不是少了一点?”

对此,专家解释说,按揭利息扣除标准不能与几个房价高的城市相比,但应该结合全国各地的按揭情况。据估计,这一扣除标准约占中国人均月工资的15%,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

“大病医疗特别附加扣除仅限于纳税人享受。那个孩子病得很重,应该扣除吗?“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一个家庭中有人身患重病,整个家庭都会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对纳税人来说,期望对严重疾病进行更广泛的医疗扣除是合理的。

“将大病扣除限制在纳税人享受范围内,可能是为了便于征收和管理。然而,中国的一般实际情况是,如果一个人生病并承担了整个家庭的负担,他应该考虑到家庭成员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医疗费用,也可以享受特殊扣除带来的减税。”张连起说,当然,税制改革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根据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便最大限度地照顾实际情况和公众的自身利益。

让减税“红包”精准落袋

“个人所得税特别附加税的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借鉴国际经验,立足国情。首先要建立基本的制度框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征管条件的改善,逐步完善这一框架。”程莉华说道。

税收“没有问题”

让信息跑得更多,让纳税人尽可能少跑腿

“如何证明我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有必要为孩子的教育支出提供发票证明吗?""提供演绎证明会暴露个人隐私吗?"在咨询过程中,公众特别关注特殊扣除的具体操作过程。

与基本扣除不同,特殊扣除需要根据每个纳税人的不同情况准确扣除,这就要求税务部门充分掌握每个纳税人的家庭和财务状况,而个人信息的掌握成为决定特殊扣除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

程丽华表示,方案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尽可能简化程序和流程,部门间共享信息,让更多的信息流失,让群众少跑腿,尽可能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同时实现可控的征管风险。

事实上,《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税务机关要求特别附加扣除的相关信息,应当由有关部门和单位向税务机关提供或者由税务机关协助核实。纳税人只需保留相关凭证备查,备案时无需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部门主要采用事后核实的方式来预防和控制偷税漏税的虚假申报,最大限度地让信息跑得多、群众跑得少,而不过度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让减税“红包”精准落袋

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很多市民也就如何提高特别附加扣除的便利性提出了建议。

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梅绮认为,这六项额外扣除涉及教育、医疗保健、住房和其他方面。不清楚纳税人需要申报什么工作,许多人担心这是否会太麻烦。有必要加强税收宣传,使每个人都知道该做什么,更好地配合和支持改革。

“财税部门可以开发一款税务应用。每个人都把它下载到手机上。只要输入收入和特别附加扣除等相关数据,该软件就能立即计算出减了多少税,这将使每个人一眼就能看到,并有一种获得的感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员工戴建议道。

“从税收征管的角度看,《暂行办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信任纳税人,方便纳税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徐建国表示,当纳税人首次享受特殊附加扣除时,他们需要提交相关信息,包括纳税人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赡养老人等个人身份信息。提交渠道有两种:既可以提交给扣缴义务人,也可以直接提交给税务机关,充分考虑了纳税人的方便和隐私保护。

让减税“红包”精准落袋

国家税务总局审计长刘丽坚表示,特别附加税政策的实施要求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申报的大量信息进行筛选、比较和核实。目前,财税部门正与教育部、公安部、卫生委等10个部门合作,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加快相关信息系统和数据共享的优化,确保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落实。随着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征管运行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特别附加扣款政策将得到很好落实。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让减税“红包”精准落袋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5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