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201字,读完约13分钟

归根结底,这与技术或商业无关,日本企业的问题在于日本人自己。

这篇文章是由周掌柜授权的《我是黑马》发表的,作者是兰训。

日本企业的崩溃始于家电行业。2009年,先锋电子陷入经营困境,将先锋的品牌使用权出售给苏宁电器。2016年,遭受巨额亏损的夏普将自己卖给了富士康。索尼也好不到哪里去,在2008年至2015年的八个财年中,累计亏损1.15万亿日元(695亿元人民币)。最糟糕的是三洋,它先是出售部分业务,然后整体出售给松下,最后由松下出售给海尔和投资基金。

日本制造为何集体没落

日本引以为豪的汽车工业也不乐观。2016年4月20日,日本第五大汽车制造商三菱汽车承认燃油消耗欺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日本第二大轻型汽车制造商铃木汽车也承认伪造了燃油效率数据。即使是主宰世界的丰田,在连续赢得四次冠军后,也在2016年被公众超越,放弃了全球销量第一的宝座。

日本企业的集体失败也在《财富》全球500强名单上。1996年,日本的上市公司多达99家,与美国持平;2006年减少到70个;2016年,只有52个,与20年前相比大幅下降了近一半。

短短20年间,日本企业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集体崩溃的趋势?

1/日本公司的技术偏执和过度创新

经济学家约瑟夫·卢梭·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发明和市场的新结合。在经济领域能够与市场相结合的创新是有效的创新,只是技术上的突破,这只能属于科学家实验室的游戏。

日本制造企业对技术有着偏执的追求,为了将产品性能提高1%,他们不惜投入30%的成本,导致日本制造业在价格方面失去国际竞争力。过度的技术导致产品的性价比降低,市场价格往往比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例如,夏普一直在努力与众不同。为了证明其强大的技术能力,它将制造只有夏普才能制造的特殊面板,如四基色液晶电视的四极管和铟镓锌氧化物面板。非标准产品越多,向外部客户销售就越困难。

日本制造为何集体没落

普通消费者也是如此。夏普经常附加一些增加成本但却是虚假要求的功能。例如,四色电视的色差很好,但与其他品牌的差距不一定大到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另一个例子是夏普公司推出的带有语音功能的机器人自动真空吸尘器。一些单身女性认为它很可爱,但大多数人认为这个功能只是想提高售价。

在科技创新风起云涌的那一年,夏普错误地判断了全球电子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犯了一个错误,并且恨之入骨,把自己卖给了富士康。

2/缺乏用户思维和营销意识薄弱

东芝总裁冈川治在2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日本大企业营销意识薄弱导致市场流失。日本企业重技术轻市场,以技术决定市场,导致产品与市场严重脱节。缺乏合作意识使企业难以突破发展瓶颈。日本拥有强大的工匠文化,强大的R&D人才可以在技术领域立于不败之地,这不仅培养了日本企业的技术自信,也导致他们盲目自大,导致合作意识的缺乏。

李世太的书《技术的死亡:索尼的衰落》提到技术是索尼成功的基础。但最终,索尼的衰落也过度依赖于技术。长期以来,日本消费电子产品品牌一直痴迷于技术进步,迷信酒不怕巷子深的原则。然而,目前消费电子产品更新的迭代速度加快,技术的超级进化被搁置一旁。只要你保持足够肤浅的噱头,你就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真正隐藏在产品中的技术创新很容易被忽视。

日本制造为何集体没落

在中国大陆消费市场,日本消费电子品牌的模式营销很少见到。在营销方面,它不如小米、魅族和乐视等消费电子品牌强大,日本消费电子品牌的衰落是合理的。

从产业链层面来看,产业链迅速下沉并细分是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个性化分支产品的出现,使得习惯于集中R&D和生产的日本消费电子品牌难以跟上形势。此外,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后来者所取代,这使得日本消费电子品牌深陷泥沼,无法自拔。

3/终身雇佣制,日本公司无法承受这种痛苦

大企业员工的终身雇佣制也是日本企业衰落的原因之一。

过去,有人提到日本企业的雇员通常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直到他们老了。我们都认为这个制度可以保护员工的权益,提高他们的忠诚度。但事实上,许多日本企业都被国有企业疾病拖累了。铁饭碗、资历和领导说了算并没有提高员工忠诚度,反而让一些员工混日子,包括中国和日本员工。

我们不能解雇那些不合格的员工,期望所有的员工都努力工作,这取决于员工的意识。但是既然我不努力工作就不会被解雇,而且这对我的收入没有太大影响,我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工作呢?

一些责任心强的员工,即使不了解这种工作氛围,也很难换工作。因为其他公司不会解雇员工,不会让员工辞职,也不会离开空的工作岗位,所以他们不会雇佣你。这导致大量员工被固定在他们不喜欢的、不适合自己的岗位上,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专长,导致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一旦员工更换工作,服务年限将从新单位开始计算。因此,员工的收入在跳槽后趋于减少而不是增加。因此,员工害怕轻易换工作。

日本制造为何集体没落

那些能够接受这个系统的人不太可能钻研创新。毕竟,只要工龄越长,工资就会越高。因为年轻人工作越来越努力,越来越好,所以很难得到提升和加薪。那么我为什么要努力工作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终身雇佣制逐渐成为日本大企业的牢笼,它抹去了大多数员工的激情,产生了巨大的惰性。

4日本企业对华政策和战略的失败

从一开始到后来的政策,日本以家电为主导的对华投资都是失败的。由于不愿建立合资企业,中国被迫变穷并改变主意,于是出现了海尔、长虹、康佳、tcl、创维和顺德等家电产业集群。如果日本与中国建立合资企业,日本实际上可以通过合资企业占据中国市场的一半,并可以在世界市场上与中国一起进退。

在中国的另一个错误是,日本公司基本上没有长期战略,他们在中国的投资只把中国视为廉价的生产基地,没有长期的战略布局。只注重短期利益,缺乏双赢思维,甚至表现出抵制本土化的倾向。

虽然日本企业是第一批来中国淘金的跨国企业,但他们来中国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认识到中国市场未来的巨大潜力,而是为了降低日元升值带来的运营成本,在签订《广场协议》后选择到海外进行生产加工。2000年以前,他们普遍低估了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2000年以后,他们普遍夸大了中国市场的操作风险。

目光短浅的策略使得日本企业在面对充满盲目自信的中国消费者时,普遍轻视品牌管理。在内部,它发展了一种相对封闭的企业文化,而且它通常不愿意将中国员工提升到管理层。高层管理中很少有中国人或中国人,他们在关键决策中依赖日本内部沟通,导致决策缓慢。例如,日本企业在手机市场集体亏损,其产品更新速度仅为欧美和韩国企业的三分之一。研发方面也是如此。与欧美等跨国企业相比,日本企业在中国设立R&D中心的热情、深度、力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及其他跨国企业。

日本制造为何集体没落

一流的产品销往日本,二流的产品销往欧美,三流的产品销往中国,这是长期以来中国人对日本企业的普遍感受。一些日本企业在中国态度狭隘傲慢,奉行歧视性管理和双重标准。例如,一些在中国生产的丰田汽车只配有两个安全气囊,而那些在国外市场销售的汽车通常配有五个安全气囊。这不仅是缺乏商业道德,也是对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漠视。

日本制造为何集体没落

总之,在中国的日本公司随时准备离开,这极大地放大了中国的国家风险。迄今为止,日本企业的指导思想始终如一,这是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越来越窄的根本原因。如果中国市场像20年前那样被主导,日本家电企业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悲伤。

5/日本整个国家的文化都不鼓励创业

互联网源于创新,突破旧体制,开创独立事业。但是在日本,整个国家的文化都不鼓励创业。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领域,日本几乎被苹果、雅虎、脸书、谷歌和亚马逊等公司垄断,日本几乎没有本土互联网公司可以与之竞争。

日本风险资本家不会轻易将资本分散给企业家。在他们看来,公司的声誉、品牌和创始人的资历更重要,而其产品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前景并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对于创业者来说,从0跳到1相对更难。

日本互联网不发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日本的线下服务系统过于完善。例如,日本东京是线下商店最密集的城市,街道上有各种便利店。据资料显示,日本有超过5万家7-11便利店、家庭便利店和罗森便利店,各地还有超过2万家药店,如松本伊藤药店和杉山药店。世界各地的大型百货商店、专卖店和自动售货机使得日本人能够在自己的生活圈子和视野中购买几乎所有他们生活所需的商品。然而,日本人被这种线下高质量的体验和服务所宠坏,这使得电子商务体验和服务无法超越线下商店。

日本制造为何集体没落

6/日本企业全年保持的良好形象的崩溃

奥林巴斯和东芝相继曝光财务丑闻,导致日本公司的声誉下降

另一点是,日本企业全年保持的良好形象的崩溃也是一个主要因素。虽然企业形象的破坏不一定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但却是火上浇油,恶化了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时候,一个企业可能会失败甚至消失。奥林巴斯和东芝在过去两年都遭遇了重大财务丑闻,如逃税和伪造财务数据,这降低了企业的声誉,进一步降低了它们抵御风险的能力。

日本制造为何集体没落

既然这不好,那也不好,为什么国内家电制造商要购买国外品牌的家电?事实上,套用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企业失败,不幸的家庭有自己的原因。然而,企业的资本类似于收购外国家电品牌,他们可能承担了相关的债务,但他们获得了业务渠道、品牌意识、知识产权、各种现成的工厂和车间、高素质的员工等。由于我能承受低价竞争,这表明我的企业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什么是收购?利大于弊。

日本制造为何集体没落

因此,未来的趋势是国内品牌将在各个行业收购国外品牌。在微观层面上,许多都是意外(谁能想到金融丑闻);在宏观层面上,这是必要的。三洋、夏普和东芝,曾经是日本在世界上的骄傲,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国内产品。经济实力的增强必然会导致此类并购的增加。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历史车轮下的社会现实。

7/固步自封,未能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和投资

日本家电巨头固步自封,未能按照时代的步伐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和投资,这极大地损害了他们的活力。松下对vcd和dvd的世界趋势没有把握,并过度投资于VCD。20世纪90年代的大连鲁花就是其中之一。松下最大的误判是它是在等离子屏幕上还是在液晶屏幕上,并决定在等离子屏幕上大量投资。结果很快证明松下是错的。这启发了夏普,夏普在液晶显示屏上投资了数万亿日元。我不知道黄雀在我身后,但液晶显示屏的优势被韩国三星抢走了,导致夏普犯了一个错误,将整个企业转移到郭台铭,从而完成了百年老店。

日本制造为何集体没落

索尼无疑是日本最时尚、最时尚的家电企业,拥有视频录制设备和it设备,播放时尚的音乐盒电影。但是,在转型过程中,需要平衡公司内部各部门的利益。结果,它错过了内部纷争的最佳时机,被美国苹果公司(Apple)摘得桂冠,成功完成了商业模式的华丽转身,成为世界领先品牌,将创意和终端完美结合,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三星也落后了,与苹果分享了数字时代的大蛋糕。日本公司基本上被这个时代的洪流赶下了车。

日本制造为何集体没落

8/无法承受低价竞争

液晶显示器的过度投资和价格战使夏普走上了被收购的命运

从表面上看,中国品牌引发的一系列低价竞争是日本企业危机的导火索。对于一个经得起打击的企业来说,第一件事就是接受持续的低价竞争。许多人认为低价格是便宜的,这意味着质量差,质量控制差和感觉差。然而,这种低价真的推动了中低消费市场,其次,它使得上面的大品牌不得不应对这种低价竞争,从而创造出更便宜、更优质的产品。以小米手机为例,它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安卓手机市场的竞争态势。当然,产品好不好是另一回事。小米的出现确实降低了安卓手机的平均价格,尤其是高端手机。

日本制造为何集体没落

企业最害怕的是价格战,因为这会导致利润大幅下降。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竞争力,这也是日本企业的实力所在。不幸的是,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市场恶化,日本企业未能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相反,韩国企业赢得了空.同时,在最发达的市场和最大的市场失去支撑后,日本企业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日本制造为何集体没落

最终,日本企业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因为他们无法承受低价竞争,高端产品无法销售。东芝和夏普不是因为来自中国品牌的激烈竞争而不得不出售家用电器业务,这导致利润率下降吗?同样的例子是早期的ibm计算机业务。所谓竞争更多的是市场竞争,没有必要为了生存而有技术。

归根结底,这与技术或商业无关,日本企业的问题在于日本人自己。日本人过去已经失去了创造力,他们既不愿意冒险开辟新的领域,也不愿意为实施结构改革而流血牺牲。结果,当然,它被蓬勃发展、全力冲刺的国内品牌打败了。

9高级官员不称职,低级官员忠诚

最后,日本的大型企业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企业家家族保持其影响力,这不一定是一个家族企业,但企业家家族在人事问题上有决策权,如丰田汽车和铃木汽车。这种企业的优势在于其快速的战略决策。也有弱点,一旦决定错误,可能会导致致命伤害。

另一类企业,如东至和夏普,其最高管理层是从公司内部提拔的,每位总经理工作3-4年,然后更换人员。很难指望这些领导人有任何远见,因为他的责任和任务是在任期内少犯错误。因此,这类企业的领导通常没有创新能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与市场竞争相比,他们更擅长在同事之间建立关系,这与中国的官场相似。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日本大公司没有落后于东芝和夏普呢?应该说,许多公司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但它们并没有被暴露。另一方面,虽然日本大企业的上层是不称职的,中层是非常强大的,所以高层领导人的变化就像马儿骑着灯笼,这似乎不会影响他们的短期管理。在这一点上,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做了一个非常经典的观察。他指出,儒家思想在日本的发展不是孝,而是对君主的忠诚。也就是说,日本人可以不孝,但不能不忠。不能说日本社会完全是这样的,但有一些道理。忠诚是一种美德,但同时,一个社会和一个企业必须有能力纠正领导者的错误,以确保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它可能导致全面毁灭。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日本制造为何集体没落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57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