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8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4月初,中国首个超薄高铝盖玻片在安徽省蚌埠市的生产线上成功下线。这种超薄玻璃由蚌埠玻璃设计院自主研发,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已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6亿元,可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触摸一体机等设备。
虽然这似乎是一个“小突破”和“小创新”,但它对行业来说尤其令人兴奋。中国玻璃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但大部分是建筑玻璃,高档电子玻璃一直是行业短板。此前,超薄玻璃的核心技术被外国垄断,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国内市场完全依赖进口。现在我们终于有了可以与之竞争的技术。
回顾我们近年来的发展和创新,从c919飞机到国产航母,从神威太湖之光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现在拥有了许多尖端技术,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大量伟大成就,被誉为“国家最重的武器”。这些进步显示了中国的创新实力,提升了每个中国人的自尊和自豪感。
事实上,一些只能用“放大镜”甚至“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创新也具有重大突破意义。圆珠笔就是一个例子。中国圆珠笔行业规模庞大,有3000多家企业,20多万名员工,年产量超过400亿支笔,但每年进口笔的尴尬难以掩饰。直到去年,经过多年的科研,太钢集团正式宣布成功开发“笔尖钢”,突破了制笔行业的瓶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笔尖问题”。
无论是圆珠笔还是超薄玻璃,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技术和普通产品是许多行业发展的基础。例如,超薄玻璃技术是当今世界信息革命的核心技术之一。有人认为柔性玻璃屏幕技术更有可能引发智能终端领域的颠覆性变革。虽然我们有钢笔尖,剃须刀片钢,轴承钢,钢板等。仍然迫切需要突破。事实上,许多重大科技突破都是从这种“小创新”中积累起来的。如高铁、大型飞机等重大项目,从机身材料、挡风玻璃、发动机到操作系统、布局设计等。,都需要各个领域的协作研究。事实证明,科技创新无处不在,每个领域都能大放异彩。
需要赞扬的是这些技术背后的坚持不懈和默默无闻的人们。正是他们在默默无闻的行业中的辛勤工作,以及他们在看似普通的小物件上的毕生努力,为中国的自主创新开辟了更多的前景,并在国际竞争中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就像超薄玻璃项目一样,从2016年元旦建厂到2017年5月投产,数十位技术专家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两年多。该项目负责人表示:“不让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照着别人的面孔行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科技创新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关乎速度和耐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我们不放弃每一个机会,忽略每一个缺点,我们就能聚集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伟大的事业向前发展。
(作者是本报安徽分社的记者)
人民日报(2018年5月2日05版)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小创新”也是大突破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47831.html